“严查到底!”11月17日,福建厦门,一男子在家附近的度假村游池里游泳,结果不小心溺水,不一会儿就没了动静。在男子溺水的30分钟内,救生员曾先后4次过去查看情况,但是并未采取措施,捞上来后人已经没了呼吸。网友:难不成是故意的? 11月17日上午9点多,他特意来到家附近的这家温泉度假村室内泳池,想着这个时段人少,能安心游上几圈。出发前,他还细心戴上了脚蹼,这既是他的游泳习惯,也是对自己水性的自信证明。泳池里的水清澈见底,右侧泳道空旷无人,一切都透着寻常的惬意。 可危险总在悄无声息中降临。监控画面记录下了最后的片段,林先生在右侧泳道奋力游向终点,抵达池边后,身体突然开始轻微挣扎,像是被无形的力量拖拽。几秒钟后,挣扎渐渐停止,他的身体失去支撑,缓缓沉向池底,整个人保持着静止的姿态,再也没有浮起。此时的泳池依旧安静,只有水波轻微晃动,没人察觉一条鲜活的生命正在水中窒息。 最让人背脊发凉的是岸上的景象。这并非无人看管的野泳池,事发时现场配备了三名专业救生员,他们的职责就是紧盯泳池内的每一个异常。就在林先生沉没的泳道边,第一名救生员正站在那里,视线清晰地投向水中,甚至不时低头凝神查看。 对职业救生员而言,水下人员长时间静止不动,是最高级别的危险警报,可他站在原地,没有任何动作,仿佛池底的身影只是一件无关紧要的物品。 这种令人窒息的“对视”持续了整整五分钟。死神在这空白的时间里疯狂吞噬着生命,而本应阻止悲剧的救生员,成了最冷漠的观众。随后,第二名救生员走了过来,他走到第一名救生员身边,顺着对方的目光看向池底,清楚地看到了那个一动不动的身影。 这本是纠正错误的最后机会,可他仅仅扫了一眼,就像看风景般转身离开,没有呼救,没有施救,甚至没和身边的同事多说一句话。 事后人们猜测,或许是林先生身上的专业脚蹼,或许是他常年运动练出的肌肉线条,让救生员产生了致命误判,“这人大概是在练闭气吧”。就是这样想当然的猜测,把黄金救援时间一点点拖成了漫长的三十分钟。在这半小时里,林先生在水下经历了怎样的痛苦挣扎,我们无从知晓,但岸上的救生员们,始终保持着令人费解的“淡定”。 直到半小时后,终于有工作人员意识到情况不对劲,可所谓的“施救”场面更让人心寒。第三名救生员赶到后,没有第一时间跳入水中捞人,而是和同事们一起找来一根长杆子。当冰冷的杆子伸入水中,将林先生的身体像打捞沉物一样钩上岸时,他的双眼早已瞳孔涣散,心脏停止跳动,面部失去了所有血色。尽管紧急送医抢救,医生还是无力回天,宣布了死亡的消息。 上午11点多,林先生的岳母柳女士接到了那通如同来自地狱的电话。当一家人疯了似的赶到度假村,看到监控里那些“淡定”观望的身影时,悲痛瞬间转化为刺骨的愤怒。“他们就站在那里看着,看着他沉下去,看着他没气……”柳女士的声音哽咽,监控里的每一帧画面,都像刀子一样扎在亲人心头。 更让家属无法接受的是度假村的态度。在如此严重的安全事故发生后,这里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第二天泳池照常开门迎客,接纳前来休闲的游客。直到事件在网络上发酵,引发公众强烈谴责,度假村才在20号匆匆挂出停业牌子。而他们对外公开的联系电话,记者多次拨打都始终是无法接通的忙音,逃避责任的态度显而易见。 事件曝光后,网友的愤怒瞬间爆发,“难不成是故意的?”这样的质问刷屏评论区。有人痛斥救生员的失职:“拿着工资,守着生命通道,却眼睁睁看着人死去,这和杀人有什么区别?”也有人追问度假村的管理漏洞:“专业救生员如此失职,平时的培训和监管都去哪了?”更多人感到后怕,“如果当时在泳池的是我,是不是也会遭遇同样的命运?” 目前,同安区汀溪派出所已经介入调查,可池底那三十分钟的冷漠,成了所有人心中解不开的死结。对林先生的家人来说,35岁的他正是家里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一场本该愉快的游泳,却让家庭彻底破碎。而那三名救生员,他们或许从未想过,自己的一次疏忽、一次误判、一次冷漠,会毁掉一个完整的家庭。 这场悲剧远不止一条生命的消逝,它更撕开了公共安全领域的漏洞。救生员的职责不是简单的“看泳池”,而是守护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度假村的经营也不能只盯着利益,把安全保障当成可有可无的摆设。 信息来源:中原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