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策略研判】恐慌宣泄后迎政策共振,中长期趋势不改,短期布局窗口临近昨日A股、港股集体上演“光脚大阴线”,多指数跌破关键支撑位,技术结构与趋势同步承压。市场呈现放量普跌态势,全A跌幅超3%,超5000只个股飘绿,连续两日成交额维持1.7万亿规模下,“多杀多”行情引发资金被动割肉,部分投资者全年收益回吐,情绪与指数双双触及冰点。其中微盘股领跌,流动性尾部风险释放,仅红利板块相对抗跌,投机端承压显著。从调整成因看,核心源于三重外部扰动:一是美联储12月不降息预期引发全球流动性担忧,二是市场对美国AI产业开支透支的泡沫化担忧,三是海外风险资产(比特币、黄金)同步回调的传导效应。但需明确的是,这些因素对A股的实质影响已逐步弱化:美联储12月不降息预期已基本price in,后续降息周期确定性未改,而中国市场本无降息预期,后续鸽派指引将形成利好;美国AI资本开支过度缺乏实证,且中美AI竞争本质是国运博弈,国内AI产业研发与投入具备战略持续性,不存在开支过度问题;此外,12月重要会议预期处于低位,临近节点博弈空间逐步打开,昨日恐慌盘后已有机构资金逢低介入。中长期维度,政策底、资产荒、美元降息周期三大核心逻辑未变,金融强国战略背景下,市场向上趋势具备坚实基础。短期快速调整反而为后续慢牛行情腾出空间,相较于阴跌更利于风险集中释放。技术面来看,上证回落至3834点,下方3800点、3760点构成关键支撑;科创50已进入合理介入区间,创业板指接近估值底部,恒科距离缺口仅2%空间,超跌后修复动力逐步累积。隔夜中美救市动作形成共振,美股收涨释放积极信号,尽管纳指尾盘回落仍有阴霾,但市场恐慌情绪已得到一定缓解。展望后市,若美元拐头向下与产业层面正向信号形成共振,有望酝酿下一波行情。从博弈角度看,11月季节性弱势与海外扰动带来的情绪杀跌,大概率在下周(此前预判11.26前后)接近尾声,调整低点或将显现。投资建议:短期可重点关注超跌后的科技主线(AI、半导体、机器人)及高股息红利板块,中长期围绕产业升级与政策支持方向布局。市场短期波动不改变核心趋势,恐慌宣泄后的低吸窗口值得把握。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