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发火了:说当中国放过日本战争赔款,是因为日本承认台湾是中国的

火龙果阅览世界 2025-11-22 17:54:44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发火了:说当中国放过日本战争赔款,是因为日本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但现在的新官员高市早苗偏要拿说事,声称如果出状况就要参战。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这次是真的急了。甚至可以说,他是替整个日本那些还没昏头的政客和百姓,发出了一声近乎绝望的怒吼。 事情的导火索并不复杂:高市早苗,这位继承了安倍晋三衣钵的右翼代表人物,正在试图把全日本推上一辆早已失控的战车。 她炮制出所谓的“存亡危机事态”理论,直接要把台海问题和日本的生死绑在一起。这不仅仅是几句口嗨,而是在试图单方面撕毁一笔已经在保险柜里锁了五十多年的巨额“契约”。 我们得把日历翻回1972年,看看这笔账到底是怎么算的。那时候,为了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摆在谈判桌上的有一个足以压垮日本经济的天文数字——1200亿美元的战争赔偿。 当时苏联跟日本建交时,好歹还还了两个岛才免了赔款,也就是鸠山由纪夫的爷爷鸠山一郎经手的那档子事。 而在此之前,蒋介石早在1952年为了争那个“正统”虚名,已经在《日华条约》里大笔一挥放弃了索赔。 到了1972年,摆在新中国面前的局面其实很微妙。要是继续追讨,容易把日本彻底推向美国怀抱,甚至再次点燃两国民众的仇恨;但要是一笔勾销,怎么对得起惨死在侵略者刀下的冤魂? 周总理当时算的这笔账,有着极高的战略眼光。他要把日本的一小撮军国主义分子和广大老百姓区分开,为了不让日本后代背上还不完的债,为了亚洲长久的安宁,中国选择了放弃这笔千亿级的国家赔偿。 但请注意,这是有条件的放弃,是建立在“契约”基础之上的交换。这个契约的核心条款就是:日本必须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唯一合法性,并且要把对台湾问题的“手”彻底收回去。 在1972年的联合声明里,日本虽然耍了点小聪明,用词是“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对台湾的立场,而不是直接的“承认”,但白纸黑字也写明了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这实际上就是拿“不赔钱”换了日本在台湾问题上的“守规矩”。 这五十多年来,这份政治契约一直是中日关系的压舱石。当时的双边贸易额不过11亿美元,如今已经暴涨到了4000亿美元,日本甚至有70%的能源都需要经过那条海上生命线运输。和平,才是最大的红利。 可现在,高市早苗们觉得这个契约碍事了。她想干什么?她想利用2015年强行通过的安保法案,给“集体自卫权”松绑。 按照她的那套逻辑,只要台海有点风吹草动,日本就可以硬说这是关系到本国存亡的危机,哪怕人家根本没打日本,日本自卫队也可以名正言顺地冲出去。 这不仅是给扩军备战找借口,这是赤裸裸地把当年“不仅不要钱、只要你守规矩”的承诺踩在脚下。一旦这个政治基础没了,当年中国放弃赔款的前提是否还成立? 这也正是鸠山由纪夫在社交媒体上愤怒“开炮”的原因。作为政治家族的传人,他太清楚当年的博弈了,也太清楚日本一旦再度卷入战争是何等惨状。 不仅仅是鸠山,日本国内那些明白人这次也都被吓得不轻。东京大学的佐桥亮教授直接站出来,从法理上把高市早苗驳斥得体无完肤。 社民党的福岛瑞穗喊着不想打仗,就连保守派里的石破茂和野田佳彦,都在国会里批评这种言论太过轻率,纯粹是在火上浇油。 更直观的反应来自民间。数百名日本民众已经聚集在首相官邸门前,举着牌子高喊要让麻烦制造者下台。 他们心里门儿清,日本商界更清楚:在这个紧密相连的时代,真的把自己绑上美国的战车去撞中国的红线,对于一个严重依赖外部资源和市场的岛国来说,结局只有一个——经济崩溃。 这就好比,当初中国为了和平,把自己手里的一张巨额欠条撕了。现在倒好,欠债的人不仅不感恩,还要拿刀冲着债主比划。 而且别忘了,中国当年放弃的仅仅是“国家赔偿”。在法理层面上,数额高达1800亿美元的“民间索赔”权利,从来没有哪条法律规定说过作废。 如果日本右翼政客非要像高市早苗这样,为了那点政治野心去冲撞核心底线,那到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把那些陈年旧账,连本带利地拿出来好好算一算? 高市早苗们打错了算盘。他们以为这是在这场地缘政治博弈中走出的一步妙棋,却不知道自己正在把日本推向二战以来最危险的深渊。当承诺变为废纸,在这个世界上,信任一旦破产,付出的代价往往比金钱更惨重。 信息源:《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一针见血指出:“让叫声最响的高市早苗当了首相,全日本都有责任!”》台海网

0 阅读:73
火龙果阅览世界

火龙果阅览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