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重庆工人对大足石刻一座800年前的千手观音造像进行全方位修缮。当用X

熹然说历史 2025-11-23 03:17:10

2011年,重庆工人对大足石刻一座800年前的千手观音造像进行全方位修缮。当用X光对其内部进行扫描时,修复人员吃惊地发现在观音像正面腹部处有一个隐藏的机关。那么里面会有什么惊人的秘密呢? 当X光照射穿透古老的岩石胎体,观音腹部一个神秘空腔瞬间暴露无遗。这个隐藏了数百年的装藏机关,会不会藏着什么无价珍宝?当专家小心撬开封堵石块,眼前的景象却让所有人措手不及…… 这座引发轰动的千手观音造像开凿于公元1174年南宋时期,据史料记载,营建者是一位名叫赵智凤的僧人。这位来自大足乡间的普通农家子弟,五岁时因母亲患病而出家为僧,从此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 赵智凤的身世颇为传奇。绍兴二十九年七月十四日,他出生于昌州大足县米粮里一户普通农家,父亲赵延富是个庄户人家。五岁那年,母亲突患重疾,年幼的赵智凤为了给母亲治病,竟然独自跑到街头想要自卖筹钱。这份孝心感动了一位算命先生,建议他到佛门修行。就这样,赵智凤在古佛岩”落发剪爪”为僧,法名智宗。奇怪的是,自从儿子出家后,母亲的病情竟然真的好转了。 十六岁时,赵智凤西往成都附近的弥牟镇求学,在”圣寿本尊院”师从晚唐密宗传法人柳本尊的传承法师,潜心修习密宗瑜伽大法三年。学成回乡后,他发现昔日的古佛岩庙已被暴雨冲毁,师父也已去世。怀着沉重的心情,他决心要将佛教密宗发扬光大。 经过在大足境内数十次考察,赵智凤最终选定宝顶山作为营建道场的地点。从南宋淳熙6年开始,他以大佛湾为中心,请工匠沿马蹄形的自然岩壁开凿,雕刻释迦牟尼涅槃像、千手观音像等三十余部宏大的摩崖造像。这座千手观音造像高7.7米、宽12.5米,雕刻在30米高的崖壁上,千只手臂状如孔雀开屏,每只手掌都持有不同法器,掌心还绘有一只眼睛,寓意观音可幻化为千手千眼,解众生疾苦。 几百年风雨侵蚀后,这座精美的千手观音造像开始出现风化、脱落、金箔变色等严重病害。2008年,国家文物局正式启动抢救性保护项目,汇聚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10多家单位近百名专家联合”诊疗”。 2011年春天,修复团队开始对造像进行详细检测。当他们用X光对内部进行扫描时,意外发现观音像正面腹部有一个长约3米、高近1米的矩形空腔。文物专家们意识到这是一处装藏腔室。所谓装藏,是指佛像落成后为其装上象征性内脏,如经卷、珠宝、五谷等,目的是赋予佛像生命力。 当专家们小心撬开封堵石块后,里面的情况却让大家失望——只有一些金箔残片和瓷器碎片散落,显然是祭祀用品,考古价值并不大。专家们猜测,最初放置的经书或珍宝可能早已被前人取走。 不过,真正的惊喜来了。就在准备重新封堵装藏口时,专家发现那块封堵的石块背面刻满了朱砂文字,色彩鲜红清晰。经过仔细辨认,这些文字记载:“遂宁县中安里,地名七佛寺,善士张龙飞同缘黄氏,族男昌文、昌德,合家发心,装修宝顶观音大士金容一尊,装修圆满,天赐富有,四海贵为天子受享,洪福悠久无疆。乾隆四十五年四月立。” 原来这不是什么普通石块,而是一方珍贵的石碑,详细记录了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遂宁县张龙飞善士修缮千手观音的情况。更重要的是,石碑上还记载了造像历史上的四次修缮时间:明隆庆四年、清乾隆十三年、清乾隆四十五年以及清光绪十五年。这是千手观音石像中第一次发现有确切年代的题记,就像现代人的身份证,详细记录了造像的”修缮履历”。 经过八年艰难修复,工程队使用了850公斤加固剂、100多万张金箔、1260公斤大漆以及100余公斤矿物颜料。修复过程中还有个重要发现:通过精确统计,千手观音造像现存手和手臂数量为830只,而不是传说中的1007只。 2015年6月13日,历时近8年”闭关大修”的千手观音以崭新面容重新开放。金光灿灿的造像重现了800多年前的辉煌,而那方装藏石碑也成为研究千手观音修缮历史的珍贵文物。从赵智凤初创到历代修缮,再到现代科学保护,千手观音见证了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1249年,赵智凤圆寂时已90岁高龄,他用85年时间践行了儿时的诺言,营造了这座宏大的石窟艺术瑰宝。 一个隐藏的机关,一方珍贵石碑,揭开了千手观音跨越千年的修缮密码。你觉得这样的文物保护故事还有哪些细节值得深挖?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对大足石刻的了解!

0 阅读:76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