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点前睡觉错了?医生直言:过了60岁,睡觉要尽量做到这5点 一位六十五岁的

疾冰预防说 2025-11-23 15:00:30

晚上十点前睡觉错了?医生直言:过了60岁,睡觉要尽量做到这5点 一位六十五岁的老人常年习惯晚上九点上床,十点前一定关灯睡觉。他觉得早睡早起是最养生的,可这两年他越来越觉得睡不踏实,半夜经常醒,早上四点多就再也睡不着。 白天老是犯困,还记不清事。有一回去体检时跟医生提起这事,本以为是年纪大了就该这样,结果医生摇头说,睡得早不代表就睡得好,尤其是上了年纪之后,睡眠节律反而更该根据身体的变化做调整,不是越早越健康。 不少人上了年纪后总觉得应该跟小孩子一样天黑就睡,可年纪越大,身体的内在节奏其实在变。像褪黑素这种调节睡眠的激素,分泌时间会推迟,强行早睡,结果可能是躺了半天睡不着,越睡不着越焦虑,反而睡眠质量更差。 有研究数据提到,六十岁以上人群如果晚于晚上十点半入睡,但保持稳定的入睡时间,睡眠质量和恢复感比那种过早睡觉、半夜频繁醒来的群体要好一些。说明老年人的睡眠安排,光靠“早”并不是最关键的事。 睡觉的节奏一乱,对身体影响很大。有些老人总觉得白天没精神,其实是因为晚上睡眠分段太严重。 脑部恢复、激素调节都在夜间深睡时进行,如果每晚都浅睡、易醒,大脑得不到足够休整,第二天记忆力差、情绪波动就都来了。有时候家里人还以为是老年痴呆早期,其实就是长期睡眠不规律导致的大脑功能紊乱。 除了入睡时间之外,睡前的一小时该做什么也很重要。不少老人晚饭后没事干就坐着看电视,节目看到眼睛发酸还舍不得关机,有的人睡前还刷手机或者听刺激性强的内容,结果大脑太兴奋,哪睡得着。 比起强行戒手机,更现实的建议是给自己一个固定的、安静的睡前流程,比如洗个热水脚、听听舒缓的音乐或音频,灯光调暗,不跟人争吵,不说激动话题。这种习惯慢慢养出来,入睡会轻松不少。 房间环境也常被忽略。太闷、太热、光线刺眼、噪音干扰,都会影响睡眠。很多老人怕冷开着电热毯睡一整晚,结果反而出汗、翻来覆去。 还有的屋子窗帘太薄,凌晨天一亮就被光线吵醒。其实只要简单改善一下,比如换成厚窗帘、调低床垫硬度、让空气流通,都能帮睡眠质量提高不少。有研究指出,睡眠环境干扰指数每降低一分,老年人夜间觉醒次数平均可减少一次,数据虽小,影响却实际。 还有一点很关键,就是午睡。很多人到了六十岁之后午饭一吃完就想躺一会,结果一睡就一两个小时,下午脑子反倒昏沉。 午睡控制在二十分钟左右更合适,能提神,不会影响晚上的困意。医生曾经建议过一个有午睡依赖的老人,把午睡变成闭眼休息,不完全入睡,一段时间后夜间睡眠居然变得更完整了。 很多人对老年人的睡眠有误解,以为年纪大了睡得少是正常,其实也有不少人是被错误的作息拖累了。 长期睡不好,不只影响精神状态,还会增加心脑血管负担、加速记忆力退化,甚至影响免疫力。一个长期睡眠时间紊乱的老人,更容易得高血压、糖尿病、抑郁等问题。别小看这一觉,睡好了,一天都顺,睡不好,整个人都散。 那个老人在医生建议下慢慢调整作息,不再强求自己非得十点前入睡,而是根据自己感觉安排上床时间,保持规律,睡前也不再胡思乱想。 三个月后,整个人的气色和精神都变得不一样。很多事都不需要大动作,小细节一改,生活质量就能翻个身。越是年纪大,越不能凑合着睡觉。把觉睡对了,比吃什么保健品都靠谱。身体的节奏听得懂、跟得上,才是真的养生。

0 阅读:1370
疾冰预防说

疾冰预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