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又放话了,如果东方大国限制稀土供应,日本就和美国一起收紧对华芯片设备出口。稀土和芯片设备,日本到底凭什么和东方大国叫板? 日本的底气,来自芯片设备及耗材领域的局部优势。尼康、东京威力科创在DUV光刻机及相关部件上有成熟技术,光刻胶市场日企份额长期占据主导,这些细分领域的积累让其敢抛出强硬表态。 但这底气根本站不住脚,因为日本高端制造离不开中国稀土。光刻机的直线电机依赖钕铁硼稀土永磁体,芯片抛光需要铈基氧化物,这些关键材料的加工环节,中国掌控着全球90%以上的产能。 中国的稀土优势从不是单纯的储量,而是全产业链掌控力。2024年我国稀土矿产量27万吨,占全球69%,稀土永磁产量更是占据全球91.62%的份额,串级萃取技术构建的技术壁垒,让海外短期难以追赶。 日本所谓的“收紧出口”早有动作。2023年起逐步扩大管制范围,2025年更是将约110家中企列入清单,涉及半导体、量子计算等领域。可现实是,2024年尼康半导体设备业务收入同比下滑18%,东京威力科创对华销售额减少22%。 中国从未坐以待毙,自主替代步伐远超预期。上海微电子的28nm DUV光刻机已交付客户验证,良率经调整可达85%,核心部件国产化率持续提升,打破了日企在相关领域的长期垄断。 美日联手封锁更像是双刃剑。日本半导体设备出口三成以上依赖中国市场,2025年上半年其对华出口虽有波动,但长期来看,失去中国市场的支撑,日企的技术优势将难以持续转化为利润。 这场博弈的核心早已清晰,不是谁能卡住谁的脖子,而是谁能守住产业链的核心价值。中国稀土的战略地位无可替代,自主创新的突破更让封锁失效,日本的叫板终究是逆势而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