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独独对朝鲜瑟瑟发抖?很多人以为是怕平壤的核按钮,错了!真相是,朝鲜是全亚洲唯一一个让日本“金元外交”彻底失效的死角。当一个国家既不吃你的饭,也不买你的货,还时刻准备着给你一拳时,日本手里那点“经济制裁”的王牌就变成了一张废纸。 就拿贸易这事儿来说吧,日本本来想靠“买你的货、卖你的货”把对方绑在自己的经济战车上,结果朝鲜直接把路堵得严严实实。 2023年朝鲜对外贸易总额都涨到27.69亿美元了,同比还狂涨74.6%,可日本在这份清单里连个“路人甲”都算不上,朝鲜98.3%的外贸额全跟中国做生意,剩下的1.7%分给了越南、印度这些国家,日本的份额连零头都够不上,说它是“外贸透明人”都不为过。 也就是说,朝鲜想买东西找中国,想卖资源也找中国,压根用不着日本的商品和市场,日本琢磨着断绝贸易施压,人家朝鲜可能都得反应半天:“哦?日本还跟我们有贸易往来呢?” 反观日本对韩国的操作,当年一纸半导体材料制裁,就让韩国半导体产业慌了神,可对朝鲜,日本的出口额常年徘徊在数百万美元级别,还不够人家一天的对华贸易额,所谓的“贸易制裁”,纯属日本自导自演的独角戏,除了给自己刷存在感,屁用没有。 更有意思的是,日本还想拿ODA援助当诱饵,想让朝鲜在历史问题上松松口,结果朝鲜直接把这份“好意”扔到一边,宁愿自己苦点累点,也不接日本的金元陷阱,把日本想花钱买影响力的算盘打得稀碎。 再看经济制裁这张牌,日本把它当成压箱底的法宝,对付过不少国家,可在朝鲜面前,这张牌早就过期作废了。 这些年日本跟着美国对朝鲜搞了一轮又一轮制裁,又是禁止技术出口,又是冻结资产,又是限制人员往来,搞得好像多厉害似的,结果呢?朝鲜的经济不仅没垮,2023年外贸还逆势增长74.6%,进口额24.4亿美元,出口3.25亿美元,全靠对华贸易撑得稳稳的。 而朝鲜的经济结构本就不依赖外部市场,民生必需品自己能造,关键物资有中国稳定供应,日本的制裁既影响不到它的生产,也干扰不了它的民生,反而让日本自己错失了可能的市场机会,纯属“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对比一下,日本对韩国的制裁还能让人家难受一阵子,可对朝鲜,就算再加码制裁,朝鲜该搞的军事研发没停,该有的民生保障没断。 这种“制裁无效”的挫败感,让习惯了用经济手段拿捏别人的日本浑身不自在,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有力没处使。 更讽刺的是,日本冻结的朝鲜海外资产少得可怜,而朝鲜本身就没多少海外经济利益,所谓的“资产冻结”,不过是日本给自己演的一场政治秀,朝鲜根本懒得搭理。 可真正让日本坐立难安的是,朝鲜不仅不吃它的金元套路,还随时能亮出让它胆寒的硬实力,形成了“你不敢动我,我敢随时威慑你”的局面。 但朝鲜的导弹可不是纸面上的威胁,1998年“大浦洞-1”导弹掠过日本三陆地区海面,把日本吓得赶紧升级反导系统。 2009年“大浦洞-2”导弹直接穿越日本本州岛上空,落入太平洋,这两次操作就像在日本头顶悬了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让日本第一次真切感受到,朝鲜的威慑不是说说而已。 如今朝鲜的“北极星-5”潜射导弹射程超3000公里,从日本海发射就能覆盖日本全境,“火星-17”洲际导弹的分导式多弹头,连美国的反导系统都难以完全拦截,更别提日本那套“纸糊”的防御体系了。 更让日本头疼的是,朝鲜的常规军力也针对性极强,150-250枚“芦洞”短程弹道导弹早已部署到位,射程刚好覆盖日本本土关键目标。 再加上朝鲜重视电子战能力,曾在宫古海峡附近让日本自卫队通信出现短暂干扰,这种“软硬兼施”的威慑,让日本既不敢轻易挑衅,又没辙反制,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