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军事专家推算,美俄一旦开战,全球可能死亡50亿人,但如果战争发生在中美之间,情况又会如何?我国防护专家钱七虎院士的回答很干脆:中国有多种防御手段,我们不怕。 2022年8月,《自然·食品》杂志刊登鲁特格斯大学气候科学家团队的核战模型研究。他们用超级计算机模拟美俄全面核对抗:双方对对方100座城市投放核弹,直接爆炸和辐射杀死4.6亿人,烟尘遮天蔽日引发核冬天,太阳辐射减弱70%,全球粮食产量五年内暴跌90%。结果总死亡人数高达50.2亿,几乎抹平人类文明。这项研究由丽丽·夏领衔,艾伦·罗博克等合著,登上《时代》周刊年度最具冲击力榜单,提醒世界核战无赢家。 2023年1月,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发布《下一场战争的第一战》报告。他们跑了24次台海入侵兵推,结论大不一样:美台日联手能挡住中国常规登陆,但代价惨重——美军损失数十艘舰艇、数百架飞机、数万士兵,台湾经济崩盘,中国也丢掉上百艘军舰和数万兵力。更要命的是,报告强调核升级门槛高,地理距离和二次打击能力让双方都踩着刹车。 这些背景直戳痛点:美俄是大陆对轰,中美隔着太平洋,博弈空间大多了。经济上,两国贸易额超6000亿美元,美国超市一半货架靠中国,中国出口企业也指着美市场。真打起来,芯片断供、药品短缺,全球产业链先趴窝。 钱七虎院士的回应,就在这推演热议中冒出头。1937年生于江苏昆山,这位工程院院士从上世纪60年代起钻研防护工程,60多年建起中国地下防御体系,人称“地下长城之父”。2022年,他获八一勋章,一次内部报告会上,有人抛出中美冲突疑问,老院士直截了当:“中国有多种防御手段,我们不怕。”全场掌声雷动。这话接地气,却重若千钧,因为它站得住脚。 中美冲突跟美俄那套完全不是一码事。先说战场变了味儿。美俄容易直奔核按钮,中美更多在灰色地带较量。网络战、太空战、供应链战,这些“隐形杀手”先上场。拿北斗系统来说,2017年起全网用上量子加密,外部黑客想篡改授时信号?门儿都没有。2023年,华东电网搞完“分区分片”改造,2024年全国黑启动演练72小时不崩盘。 兰德公司2024年报告承认,对中国关键基础设施的网络首击成功率从2018年的67%跌到11%。简单说,电网瘫了,沿海工厂还能转;芯片卡脖子,中国有华为海思和中芯国际顶着,产能全球第一。 而经济互相依赖更像双刃剑。美国智库自己算过,台海战火一烧,全球90%先进芯片断供,美F-35生产线仨月停摆。铟、镓、锗这些稀有金属精炼,八成在中国手里。美国老百姓超市空架子忍忍得了,呼吸机和胰岛素断了才真急眼。中国粮食自给率95%以上,工业底子厚,战时转产武器快得很。2023年CSIS兵推显示,中美互怼,全球GDP缩水10%,没人是赢家。 防护硬实力,才是中国底气的核心。钱七虎院士的地下工程体系,藏在岩石深处,能扛10万吨当量钻地弹。2019年,解放军报报道,这些工事护着指挥中心和战略武器库,常规炸弹钻不透,高超音速导弹也白搭。SIPRI 2024年数据,中国核弹头增至500枚,东风-41洲际导弹从井下直射,巨浪-3潜射导弹覆盖美全境。2024年11月珠海航展,HQ-19反导系统首秀:长程拦截弹道导弹,配610A预警雷达,拦截率直逼100%。伊朗用类似技术,2024年挡住以色列90%空袭。 深海里,094型核潜艇巡航西太,2024年美国国防部《中国军力报告》承认,中国二次打击能力可靠,一艘艇存活,就能让对手付出“不可接受代价”。这些不是炫耀,而是和平的保险。中国从不主动惹事,但防御硬了,说话才有分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