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宫消息! 11月24日,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塞特公开表示,新的美联储领导层可能会推动降息,并透露美联储主席的任命可能在新年前后决定,同时预计美国第四季度经济将增长1.5%至2%。 哈塞特表态后,华尔街反应强烈,股市期货快速拉升,投资者对降息预期升温。 美联储名义上保持独立,但其政策调整常受政治环境影响。哈塞特作为特朗普团队核心成员,此次降息表态被外界解读为贴合选举周期的言论。 白宫预测第四季度经济增长1.5%-2%,而前三季度美国GDP累计增长1.2%,这一增速提升幅度引发市场对预测合理性的讨论。 美国10月失业率已经涨到3.9%,就业市场呈现降温态势。就业市场降温的背景下,经济能否实现预期增速,仍存在不确定性。 通胀也没彻底稳住,核心PCE物价指数还在3%以上。当前通胀水平仍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此时启动降息政策,需平衡增长与通胀风险。 去年美联储累计三次加息,推高了企业融资成本。据光明网报道,加州部分中小企业贷款成本上涨约30%,经营压力明显增加。 普通民众购房压力较大,房贷利率此前升至20余年高位,即便10月底降至6.17%,仍高于多数家庭可承受范围。 美联储主席人选任命引发广泛关注,特朗普政府倾向于选择政策理念契合的人选,而华尔街更青睐立场偏鹰派的候选人。 美联储内部对降息存在分歧,鸽派主张通过降息稳定经济增长,鹰派则担忧通胀反弹,此前控通胀成果可能受损。 高盛、摩根大通都预测,明年降息概率不到50%。华尔街机构对降息落地概率持谨慎态度,与白宫的乐观预期形成反差。 美国联邦债务已突破36万亿美元,降息可能导致美元贬值,引发债权国对资产安全性的担忧。 一旦美国降息,可能导致全球资本流动加剧,新兴市场面临资本外流压力,或引发局部金融市场波动。 普通美国人期待降息能改善生活质量,但政策落地效果仍待观察;白宫的经济增长预测,需后续数据支撑才能验证。 数据来源:美国劳工部2025年11月经济报告、美联储公开会议纪要、高盛2025年全球经济展望、光明网2025年10月31日报道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