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方出手,开始亮剑了。从11月23号开始到12月7号,整整15天的时长,一场海上

昱信简单 2025-11-24 19:50:14

军方出手,开始亮剑了。从11月23号开始到12月7号,整整15天的时长,一场海上大型演习即将持续展开,再加上远超以往的参演规模,放眼近年周边海域演练,这般阵仗实属罕见。 明眼人不难察觉,这场演习的指向性异常清晰——就在半个月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质询时将拳头砸在桌面上,宣称大陆若涉台海行动就构成日本“存立危机事态”;陆上自卫队同期公开的三套夺岛方案里,水陆机动团扩编至3000人的兵力部署图,已被标注在台海周边的电子沙盘上。 日本的动作早已突破“防御”伪装。10月底刚结束的令和07年度自卫队统合演习,5.2万兵力、60艘舰艇、310架飞机的规模创下纪录,更拉上美国“里根”号航母、澳大利亚“堪培拉”号两栖攻击舰在东海搞联合演练,演习科目直指“离岛防卫”——而所谓“离岛”,在日方作战地图上明确标着台海周边岛屿。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些动作背后藏着突破和平宪法的算计。自民党安保调查会近期提交的《国防力强化指针》草案,直言要“基于中美战略竞争现状”调整防卫政策,试图借地区紧张局势把自卫队变成“正常军队”,这才是其频频挑衅的真实目的。 或许有人会说军演只是例行公事,但当陆上自卫队士兵在石垣岛靶场练习登陆战术时,手里拿的竟是标注着台湾东部港口坐标的射击手册——这种针对性,早已超出“防御训练”的范畴。 而中方这场15天的演习,恰恰精准击中了这个岛国的软肋。日本经济产业省2023年报告显示,全国90%以上的原油、60%的天然气依赖中东进口,80%的工业原材料需经澳巴转运,这些物资都要通过台海周边航线——比绕路太平洋近1200海里、节省30%运输成本的“海上生命线”。 这条被日本经济界称为“血管”的航线,一旦出现风吹草动,整个国家的运转会怎样?东京湾炼油厂的原油库存撑不过15天,丰田名古屋工厂的生产线3天内就会因缺料停摆。 日本自以为有美国撑腰就能肆意妄为,却忘了中方已构建起立体化海空防控体系。055型驱逐舰的相控阵雷达可覆盖周边200海里,航母编队常态化巡航西太平洋,这些战力根本不是日本那些服役超30年的老旧舰艇能抗衡的——这场演习不只是展示实力,更是用15天的持续存在,告诉对方:谁的命脉被捏在手里。 目前,日本防卫省已悄悄推迟了原定于12月初的“日美澳联合夺岛训练”,民间能源企业开始紧急增加原油储备。这或许只是开始,当一个国家试图用军事冒险转嫁内部矛盾时,最先感受到压力的,永远是其自身脆弱的经济根基。 军方出手,亮剑的从来不是冲动,而是对底线的清晰守护。从11月23日到12月7日,这片海域的每一朵浪花,都在书写一个简单的道理:谁想借台海问题搅局,谁就得先看看自己的“海上生命线”是否安稳

0 阅读:64
昱信简单

昱信简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