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前线,两名军工正在收拾烈士遗体,他们的遗体将会送到老山脚下的洗尸台。 没

平蓝皮蛋 2025-11-24 23:27:38

老山前线,两名军工正在收拾烈士遗体,他们的遗体将会送到老山脚下的洗尸台。 没人知道,这些背着烈士遗体的军工,自己也顶着枪林弹雨在生死线上穿梭。1984年的老山战场,前沿阵地与后方的补给线被越军火力死死封锁,军工们没有钢盔防弹,没有重武器掩护,仅凭一根扁担、一副担架,在泥泞的猫耳洞里钻来钻去——白天不敢走,就摸黑趁着夜色赶路,饿了啃口干粮,渴了喝口浑浊的雨水,脚下的地雷区随时可能夺走他们的生命。 烈士的遗体往往沾满泥土和鲜血,有的还带着弹孔、嵌着弹片,军工们小心翼翼地把战友抱上担架,动作轻得像怕惊醒熟睡的人。老山脚下的洗尸台其实就是几块石板搭成的简易平台,旁边架着一口铁锅,烧着从山涧引来的泉水。他们没有专业的清洗工具,就用自己的毛巾蘸着温水,一点点擦拭烈士身上的血污,把嵌在肉里的弹片轻轻挑出,再用备用的军装把遗体裹好——哪怕物资再紧缺,也会想尽办法让战友走得体面。 有老兵回忆,曾有个年轻军工在清洗烈士遗体时,发现对方口袋里揣着一封没寄出去的家信,信纸上的字迹被鲜血浸透,却还能看清“娘,等我凯旋就回家娶媳妇”的字样。那名军工抱着遗体蹲在石板上哭,肩膀抖得像筛糠,可哭完还是擦干眼泪,继续仔细缝补烈士破损的军装,嘴里念叨着“兄弟,我帮你把信带回去,让你娘知道你没给家里丢脸”。 这些军工,他们不是冲锋陷阵的战士,却比谁都清楚战场的残酷;他们没留下惊天动地的功绩,却用肩膀扛起了军人的尊严。在老山战役中,每运送一具烈士遗体,军工们都要冒着和一线战士同样的风险,有多少人走着走着就倒在了路上,把自己的生命也永远留在了这片阵地。他们和牺牲的烈士一样,都是守护国土的英雄,只是他们的名字,大多没被刻在纪念碑上。 如今提起老山,我们总会想起冲锋陷阵的勇士,却常常忽略了这些默默付出的军工。可历史不该忘记,那些让烈士“体面离去”的人,同样值得被永远铭记。他们用最朴素的行动,诠释了“战友”二字的重量,也让我们明白,战争的胜利从来不是某个人的功劳,而是无数人用生命和热血换来的。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4
平蓝皮蛋

平蓝皮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