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机全面撤离!莫迪慌了。 外媒:更可怕的才刚刚开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

九鼎观世道 2025-11-25 11:32:50

中国手机全面撤离!莫迪慌了。 外媒:更可怕的才刚刚开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曾经大家都争着抢着进入印度市场,那会儿仿佛谁没在诺伊达、钦奈建厂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国际企业。 可现在,小米、vivo、OPPO等品牌纷纷收缩战线,把更多资源转向印尼、越南等东南亚国家。 莫迪政府虽然不断出台新政想要留住这些企业,但现实是,外资早就看明白了印度市场的真正风险。 回头看,印度曾一度是中国手机品牌最疯狂的“淘金地”。庞大的人口红利、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让中国手机一度占据印度市场绝对主导地位。 然而好景不长,自2020年以来,印度对外资企业的各种“花式操作”让所有人心里都凉了半截。 小米遭遇巨额资产冻结,vivo高管被带走调查,OPPO接到补税通知单,这些只是冰山一角。 三星、亚马逊、谷歌等国际巨头也没能幸免,动辄几亿美元的罚款成了家常便饭。外企在印度的日子,变得越来越难。 印度政府的监管手法,其实就是用不明确的法律条款反复“翻新”规则,今天解释成这样,明天又能完全反过来。 企业根本摸不清底线,稍有不慎就可能面临资产冻结、罚款、补税,甚至高管被调查。 这一切背后其实和印度自身的财政困境密不可分。2023年印度财政赤字居高不下,罚款成了“创收”捷径。2020年外汇管理法刚一修订,就有几十亿美元的罚单落在了外资头上。 对比之下,印尼和越南这些东南亚新兴市场反倒成了外资的新宠。比如vivo在印尼的工厂本地化率极高,政策支持也很到位,所得税减半、增值税减免,企业压力小了很多,产能和市场份额都大幅攀升。 印尼政府还鼓励本地用工、推动产业配套,外资得以安心扎根发展。反观印度,劳工法规复杂,解雇员工极为困难,工会势力庞大,企业运营效率大打折扣。 工厂培训半年,效率还只有中国工厂的六成。“印度制造”看似风光,实际上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全靠进口,真正的高端产业链根本立不起来。 印度虽然喊着“本地组装率99%”,可大多数高附加值环节压根不在印度本土。像显示屏、芯片、电池等核心部件,依赖进口的程度极高。 全球供应链里,中国主导的环节依然难以替代,印度只是完成了最后的组装和贴牌。“印度制造”的神话,其实很多只是表面繁荣。 再看看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印度的现状更让人头疼。夏天限电成常态,5G覆盖率只有三四成,物流成本高得离谱。 莫迪虽然推出了各种激励计划,比如PLI补贴政策,实际发放比例却远低于承诺。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不升反降,参与企业的产值也达不到预期目标。 外资投入大幅缩水,2025年甚至出现了净流出。反观印尼和越南,外商投资节节攀升,企业信心十足。 不少外媒评论,印度营商环境的恶化只是刚刚开始。罚款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基础设施薄弱,这些问题缠绕之下,外资的离场潮恐怕还会继续。 数据显示,过去几年退出印度市场的外企数量甚至超过了新进入的。中国企业不是放弃新兴市场,而是用脚做出了选择——把产能和资源投向更有政策确定性、更能实现本地化的东南亚。 印度一直希望用庞大的人口红利来复刻中国制造业的崛起路径,但忽视了一个最关键的要素:只有稳定、透明、公平的营商环境,才能让企业安心投资、持续成长。人口只是基础,制度才是核心。等真正失去了外资信任,靠喊口号和临时补贴是留不住企业的。

0 阅读:39
九鼎观世道

九鼎观世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