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野时代》豆瓣评分中三星占比达34.8%,成为所有星级中比例最高的区间,这一数

莫扎特说娱乐 2025-11-25 11:39:54

《狂野时代》豆瓣评分中三星占比达34.8%,成为所有星级中比例最高的区间,这一数据直观量化了观众对这部艺术电影的复杂态度——既非全然否定,也难言充分认可。 ​ 片方前期以“毕赣通俗之作”营销,吸引大量追求传统叙事的普通观众及易烊千玺粉丝,但成片仍保持高度实验性(意识流叙事、影史彩蛋),导致预期落差。 典型案例:普通观众因“晦涩催眠”中途离场,退票率达15%(行业平均仅6.6%)。 ​ 影片以六感篇章、碎片化叙事和长镜头打造艺术表达,虽获观众对视听突破的认可,却因剧情晦涩让追求清晰叙事的观众难以共情。 易烊千玺在片中分饰怪物、美少年、僧人、骗子和混混五个角色,通过肢体语言、声线转换实现角色区分。 第一个故事默片,舒淇捣鼓半天怪兽的后背,看不懂; 第二个故事火车上易烊千玺被虐,导演是不是就喜欢看易烊千玺被虐被囚禁play,最后赵又廷被易烊千玺绝杀,看不懂; 第三个故事寺庙,幻象、烤土豆、超长打呼噜声令人窒息,超大甘、苦排字意识流,看不懂; 第四个故事车站,易烊千玺和小女孩合作默契,这个故事算最正常的,小女孩演员演技自然很有灵气,天才小演员; 第五个故事末日红灯区吸血鬼&小混混的爱情,挺莫名其妙的爱情,两人一见面就爱上了,然后在昏暗的小巷子里跑来跑去,然后出来一个罗老板唱起了复古老歌,然后男主去挑衅被一腔崩了,突然又复活了,和女主开船私奔了,最后被女主咬死了,(对这个剧情大写的问号); 第6个故事,舒淇把易烊千玺套上怪物的皮套,故事结束,没看懂含义。 网友表示最不能理解的就是红灯区的这个故事,在昏暗的小巷子里奔跑到底什么意义,想表达什么?艺术电影就一定要拍摄的这么灰暗晦涩吗? 毕赣用感官把故事堆起来,每一段都像不同的电影时代缩影,视觉、听觉、味觉交织在一起,有时候理解不来,但那种沉浸感又让人停不下来。 易烊千玺的表演特别让人敬佩,五个角色其实是同一灵魂的投射,他用眼神和肢体把那种坚持梦境、对抗规训的孤独传出来,每一帧都像在说故事。 电影里有太多致敬,复刻老电影风格、历史符号,脑子不够开也会跟不上节奏,但当慢慢理清逻辑,又会感受到导演对影像的热情和尊重。 有人觉得难懂,但也正是这种复杂和开放,让电影的层次感非常厚重。 有网友说看完整场,像经历了一次漫长梦境,虽然不完全理解,但那种被视觉和感官包围的体验,是真实而震撼的。 易烊千玺吸引的粉丝与路人,本期待传统剧情片,却遭遇毕赣的“梦境迷宫”,只能用3星平衡预期落差。而在影片口碑两极的背景下,中立观众既不认可封神的五星,也不赞同烂片的一星二星,3星便成了最贴合的选择。 文艺片好看、耐看、评分高的很多,霸王别姬一下就能看懂。 当艺术片强势来袭,甚至可以没有剧情,不好看不是电影的问题,是受众不懂“艺术”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没上价值,没艺术细胞,阅片量少,境界不够? 为很少能有人安静地坐下来,品一部让人产生思考的电影,就像很少能有人,安静地完整地读完一本书。狂野时代不是剧情片,我们或许无法从中映射或代入自己的情感。 但他真正有力的地方在于,每个坐在剧场的人,都从中看到了自己的人生,都可以有属于自己的思考,有属于自己的回味。

0 阅读:0
莫扎特说娱乐

莫扎特说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