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认为,托尔斯泰对中国的影响等于零。鲁迅委托冯雪峰写了一篇题为《关于鲁迅在文学

涵山不吃亏 2025-11-25 12:42:35

鲁迅认为,托尔斯泰对中国的影响等于零。鲁迅委托冯雪峰写了一篇题为《关于鲁迅在文学上的地位》的文章,在谈到俄国文学对鲁迅的影响时,提到列夫托尔斯泰和高尔基等作家。鲁迅过目时将这两位作家的名字涂去了,并说: “他们对我的影响是很小的,倒是安得列夫有些影响。” 1929年,冯雪峰搬到景云里,离鲁迅家就一墙之隔,俩人天天聊翻译和文艺。冯译了卢那察尔斯基的书,鲁迅译普列汉诺夫,他们合编《科学的艺术论丛书》,一共八本,基本包圆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引进。那年冯雪峰经济紧巴巴,鲁迅预支稿费帮他渡难关。冯雪峰还帮鲁迅校稿,俩人深夜长谈,冯有时直来直去,鲁迅听着也乐在其中。1930年,冯雪峰受潘汉年委托,去说服鲁迅加入左联,鲁迅爽快答应,还说“左翼”这词旗帜鲜明。左联成立大会上,鲁迅讲话,冯雪峰后来整理成《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登在《萌芽》上。这段交情不光是师徒,更是战友,冯雪峰成了党与鲁迅的联络人,帮着传情报、捐款救人啥的。 1936年夏天,捷克汉学家普实克要出鲁迅短篇小说捷文版,请鲁迅写序,顺带荐一篇论其文学地位的文章。鲁迅觉得瞿秋白的序太长,又偏杂文,就托冯雪峰写。7月20日,冯雪峰赶出一篇两千字的《关于鲁迅在文学上的地位》,直奔主题,说鲁迅作品是中国民族衰弱史的解剖图,杂文是思想斗争的利器,小说是现代文学基石。文章里谈到俄国文学影响,自然点名托尔斯泰和高尔基,说他们启发鲁迅的现实主义。冯雪峰凭印象写,全是实打实的合作回忆,那时俩人译过高尔基的《母亲》木刻序,鲁迅还夸这书接地气。 鲁迅过目时,只改了几个错字,删了一两句,主要就把托尔斯泰和高尔基的名字抹了去。他直说,这俩人对他的影响小,安德烈夫倒是有点意思。托尔斯泰对中国的影响等于零。这话听着狠,但鲁迅有他的道理。早年他确实受托尔斯泰人道主义熏陶,《热风》里“立人”概念就带点影子,但后来写小说时,那种温情宽容的调调就淡了,取而代之的是灰暗绝望的笔触,像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安德烈夫的风格。安德烈夫的《红笑》和《七个被绞死的人》,直戳人性丑陋,鲁迅译过这些,觉得更对路。中国人不是缺爱,而是缺狠劲,托尔斯泰的非暴力,在军阀混战、列强入侵的乱世,显得太软绵绵。鲁迅在杂文中说过,改革如长江大河,挡不住就得硬扛,托尔斯泰的悔悟哲学,治不了中国几千年积的奴性病。 冯雪峰后来在附记里提了这事儿,说鲁迅删这些名字,是不想让人觉得他文学路子全靠外国货。他强调,鲁迅有中国味儿,继承屈原、杜甫的脊梁劲儿,杂文如匕首,戳破黑暗。文章寄给普实克,成了鲁迅海外形象的敲门砖。冯雪峰这人,译书量大,1929年一年出六本译著,七篇论文,帮左联稳后方,但也卷进党内争论,像“两个口号”那场,周扬推“国防文学”,冯雪峰和胡风提“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吵得不可开交。鲁迅夹中间,病中还开玩笑说,你们来上海先杀我吧。冯雪峰尽力调和,但没成,这论争拖了半个世纪。 鲁迅一生译俄国书不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门徒影响最大,果戈理的讽刺让他学到写阿Q的精髓,契诃夫的短笔帮他练小品文。但托尔斯泰和高尔基,总觉得隔层纱。高尔基的无产阶级立场,鲁迅赞,但译《母亲》时,也说这书虽好,却没深挖灵魂底层。托尔斯泰的农民同情,鲁迅早年点头,但到后期,他更信斗争哲学,杂文里满是鞭挞国民劣根的火气。安德烈夫的黑色幽默和存在绝望,正中鲁迅下怀,他译的那些短篇,成了《彷徨》里的影子。中国文坛那时,俄国文学是救命稻草,五四后译本蜂拥,茅盾、巴金都受高尔基影响,鲁迅却挑剔,说托尔斯泰的爱太泛,不接地气。中国人得先醒脑子,再谈救赎。 鲁迅不是全盘西化,而是择取有用的,托尔斯泰的普世人道,在他眼里成了空洞的道德说教。中国几千年儒家仁义,已经把人教成看客,托尔斯泰再来一帖,也治不了根。相反,安德烈夫的绝望,能逼人直面丑陋,像鲁迅的《药》,夏瑜的血馒头没人懂,正戳中那股麻木劲儿。冯雪峰记这细节时,说鲁迅是思想家型的诗人,把哲学和文学揉一块儿,影响中国人思维定势。鲁迅1936年10月19日走时,55岁,肺病缠身,最后遗作还是杂文,锋利如故。他的否定,不是瞧不起托尔斯泰,而是现实太残酷,得用刀子划开伤口,才能愈合。 冯雪峰后来继续研究鲁迅,1949年后主持编《鲁迅全集》,但也遭坎坷,1954年因《红楼梦》批判不积极,下台,1955年胡风案牵连,1957年右派,1961年摘帽,1976年肺癌故去,79岁。临终前还校《鲁迅日记》。他一生译马克思主义文论,填补空白,施蛰存说他系统引介苏俄文艺,功不可没。鲁迅和冯雪峰的这段公案,告诉我们,文学影响不是标签,得看土壤。中国这块地,托尔斯泰的种子长不出大树,安德烈夫的荆棘倒能扎根。 托尔斯泰全球影响力大,俄罗斯人把他当镜子,但在中国,救亡图存的年代,他的非暴力不顶用。托尔斯泰的影响低,不是贬低,而是中国路子,得自己走。

0 阅读:10

评论列表

大为

大为

1
2025-11-25 17:03

鲁迅写的安娜出走源于哪一步外国名著呢?

猜你喜欢

涵山不吃亏

涵山不吃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