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的F-35,从冲绳起飞,20分钟就能抵达中国沿海,但中国的东风-17,从发射到命中冲绳基地,需要多久?答案是,更快!在美国的轰炸机抵达目标之前,它的机场,就已经不存在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对于美国来说,F-35的优势建立在一个基础上:它有地方起飞、有机场可用、有后勤保障。然而现代战争早已经不是二战那种“先抢制空权,再轰炸机场”的节奏,现在是高超音速武器时代,是几分钟就决定命运的时代。 东风-17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它飞行速度可达数倍音速,采用变轨飞行方式,轨迹难以预判,拦截难度极高。换句话说,美军想像过去一样靠远程轰炸机、隐形战机来进行威慑,已经不是“飞过去”的问题,而是“能不能起飞”的问题。 回看美军在西太的部署,美国最倚重的就是冲绳嘉手纳和普天间基地。这些基地距离中国太近,看似进可攻退可守,但在高超音速时代,它们更像是被“钉死的位置”。 只要开战,它们必定是第一时间被精准打击的目标。而一旦机场被摧毁,美国在西太的空中力量几乎瞬间断层:没有跑道,没有后勤,没有补给,美国再先进的飞机都只能停在机库里当昂贵的摆设。 而且这不仅是理论推演。美军自己都承认过,他们在印太大部分基地的防护能力严重不足,甚至曾经进行过模拟演练:面对东风系列导弹的饱和打击,美军基地的损失率接近“不可接受”级别。更现实的是,美军的反导系统并不是为拦高超音速导弹设计的。 像萨德、标3这类系统主要面对的是传统弹道导弹,但东风-17可以变轨,可以低空滑翔,雷达追不上、系统算不准,拦截成功率低得难以承受。 因此,当有人说“F-35二十分钟到中国”时,更专业的分析会是:“东风-17只需要更短的时间让F-35起飞的基地消失。”这就是战略差异,也是现代战争最核心的部分:速度不是看飞机,而是看谁打掉机场;优势不是看谁技术先进,而是看谁能先让对方的先进武器变成废铁。 事实上,美军对这一点心知肚明,他们最近几年不断讨论“分散式部署”“战机到小岛起降”“在公路上使用F-35”等等奇怪的方案,就是害怕基地被摧毁。但这些都无法改变根本问题,西太地区的岛屿基地太固定、太暴露、太接近中国的打击范围。而中国的东风系列已经覆盖整个第一岛链、美军基地无处可逃。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真正的高强度冲突中,美军在东亚的空中优势根本无法维持超过几个小时,而中国的反介入体系会在第一时间让西太变成“战机禁飞区”。美国过去那套靠航母、靠基地、靠战机实现压制的模式,正在被高超音速武器彻底颠覆。 如果说二十年前是美国航空优势的时代,那么今天,局势已经翻转。中国不再需要追着美军战机跑,而是通过削弱其“起飞能力”来实现战略对冲。美军要想重建遏制力,必须解决基地防护和高超音速防御的根本性短板,而这将是一个长期且昂贵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