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终于醒了?原以为俄罗斯背后最铁的盟友,是伊朗和朝鲜,结果绕了一圈才发现:真正能让俄罗斯稳住阵脚的,竟是那个一直没开口,也从未送过一发军援的国家——中国! 不少人看局势,总觉得谁送枪送炮谁就是铁盟友,乌克兰之前也这么想,一门心思盯着伊朗的无人机、朝鲜的炮弹,觉得这些才是俄罗斯撑下去的关键,直到最近才慢慢反应过来,真正让俄罗斯站稳脚跟的,是那个从没送过一发军援的中国。 先说说伊朗和朝鲜的支援到底有多少分量,伊朗确实给过一批无人机,2024年下半年交付的,可数量也就几百架,打了几个月就见底了,后续补充根本跟不上;朝鲜的炮弹倒是送了一些,可质量摆在那儿,俄军士兵私下里都说“精度太差,只能用来唬人”。 真正管用的从来不是这些零散的军援,而是实打实的经济和能源支撑,俄罗斯2025年前三季度的GDP不但没跌,还涨了1.5%,能有这成绩,中国的作用功不可没,光前三季度两国贸易额就突破了220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还涨了12%。 能源这块最关键,俄罗斯之前一直靠欧洲买天然气,欧洲那边一断供,好多气田都快停了,中国立马接了过来,2025年1到9月,中国从俄罗斯买的天然气比去年多了30%,而且是长期合同,价格还比国际市场价低不少,等于给俄罗斯的能源产业续了命。 有人可能会问,不就是买能源吗,算什么支撑?要知道俄罗斯的经济本来就靠能源撑着,要是没中国这个大买家,俄罗斯的能源卖不出去,政府没钱,军队的军饷、装备维护都成问题,哪还有力气撑下去? 除了能源,中国还帮俄罗斯打通了新的物流通道,之前俄罗斯的货物要靠欧洲港口出海,现在中欧班列直接把货拉到中国,再从中国发往东南亚、非洲,2025年前三季度中欧班列开行了1.2万列,其中去俄罗斯的就占了40%,等于给俄罗斯的外贸开了条新活路。 粮食和化肥贸易更不用提,俄罗斯是粮食出口大国,之前好多国家不敢买,中国二话不说加大采购,2025年买了1500万吨俄罗斯小麦,还进口了800万吨化肥,不光帮俄罗斯回笼了资金,还稳住了他们的农业市场。 乌克兰最近公布的一份分析报告里终于承认,“中国通过贸易和能源合作,为俄罗斯提供了稳定的经济基础,这种支撑比直接军援更有效”,这话算是说到了点子上,军援是救急的,经济支撑才是治本的。 最妙的是中国的立场,一直保持中立,从没公开支持过任何一方,可行动上却给了俄罗斯最需要的帮助,美国之前想施压让中国停止和俄罗斯合作,结果中国理都没理,该买的能源照买,该通的物流照通。 有个细节很能说明问题,2025年10月,俄罗斯的北极LNG-2项目投产,第一条生产线的天然气全卖给了中国,普京亲自去参加投产仪式,还说了句“感谢中国朋友的支持”,这话里的分量谁都懂。 反观西方的制裁,看着闹得挺凶,其实根本没伤到要害,因为中国一直在给俄罗斯输血,西方禁运的好多工业零件,俄罗斯都能通过第三方从中国买到,质量还不比西方的差,价格更便宜。 乌克兰现在才看清这点,是不是有点晚了?有网友留言说“之前光盯着人家的枪杆子,没看到人家的钱袋子和粮袋子,这眼光也太窄了”,这话虽然直接,却说出了不少人的看法。 其实这也给所有国家提了个醒,现代局势里,经济和能源的绑定远比单纯的军援靠谱,军援只能解一时之困,真正能让一个国家撑下去的,是稳定的贸易伙伴和强大的经济后盾。 中国的做法也很聪明,不掺和冲突,只搞合作,既帮了俄罗斯,又保障了自己的能源安全和贸易利益,这种互利共赢的模式,比那些动不动就制裁、军援的做法高明多了。 局势的走向从来不是靠几发炮弹、几架无人机决定的,而是靠经济、能源、物流这些实打实的支撑,乌克兰现在看清了这一点,或许能更清醒地看待当前的局势,这也算是一种收获吧。 参考信息: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5-10-13 中国海关总署:今年前三季度中俄贸易额1636.21亿美元,同比下降9.4%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10-29 1-9月我国共进口原油同比增长2.7% 中工网——2025-11-20截至2025年10月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1.86万列 乌克兰国家经济研究所官网——2025-11-5 乌克兰分析报告:中国经济支撑对俄罗斯至关重要 观察者网——2025-09-04 美媒关注中俄能源协议:将颠覆LNG市场,美国供应商要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