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印度消息 11月24日,印度政府正式宣布,全球所有使领馆全面恢复给中国护照

萧兹探秘说 2025-11-25 17:11:58

来自印度消息 11月24日,印度政府正式宣布,全球所有使领馆全面恢复给中国护照办旅游签,不再只限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四个地点。 以前的麻烦事,不少人想去印度看红堡、逛瓦拉纳西,光签证就得专门跑一趟一线城市,来回折腾的功夫,都够规划一趟周边游了。现在把签证办理点铺开,等于直接给中国游客的出行路“清障”,这态度转变背后,全是真金白银的考量。 印度心里门儿清,中国游客的消费力可不是闹着玩的——2019年还没受太多影响的时候,就34万中国游客去印度,直接砸进来20亿美元。这几年看着泰国2024年接待670万中国游客、赚走3400亿人民币,印度能不眼红吗? 印度旅游业真的等不起了。这行业占了印度GDP的6.4%,还扛着全国8%的就业岗位,说它是“饭碗行业”一点不夸张。之前总被一些负面新闻拖后腿,现在急着挽尊,中国市场就是最好的突破口。 为了接好这波“中国红利”,印度早就悄悄做准备了:孟买火车站的电子屏加了中文,五星级酒店开始卖豆浆油条的中式早餐,连景区导游都在偷偷背中文导游词,这架势跟夜市摊主抢着学直播带货似的,透着股迫切劲儿。 当然,光靠旅游业的小算盘还撑不起这么大动作,真正的底气藏在中印贸易的账本里。别听印度媒体总喊“竞争”,实际上2023—2024年,中国再次超过美国成了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1184亿美元的贸易额摆在那儿。 这里面印度850亿美元都是逆差,说白了,印度商店里的电子设备、机械零件,甚至不少药品,近三成都是从中国来的。2025年开年到现在更夸张,中印贸易额已经超750亿美元,同比还涨了10%。一边离不开中国的商品,一边又想赚中国游客的钱,印度这波签证放宽,其实是给双边关系递了块“润滑剂”。 有人可能会说,印度之前不是爱搞关税壁垒吗?确实,之前对着中国商品加过不少关税,但架不住自家市场有需求。就像印度手机厂商,零件大多得从中国进口,关税涨了成本就高,最后还是消费者买单。现在换了思路,用旅游签证拉近距离,说白了就是“生意要做,朋友也得交”。 毕竟中国游客来了,不光是看风景,可能还会关注当地的市场机会,说不定就促成了新的合作,这可比单纯收关税划算多了。 不过话说回来,印度想赚中国游客的钱,光放开签证还不够。泰国有永久免签托底,越南把支付便利化做得妥妥的,印度得把自身的短板补上——比如景区的基础设施、服务人员的专业度,还有那些让人糟心的安全问题,这些都得跟上。不然游客兴冲冲去了,结果体验打折,下次可能就直接转道去东南亚了。 总的来说,2025年印度这波签证放宽,不是什么“突发善心”,而是摸清了经济规律后的明智选择。中国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印度有亟待激活的旅游资源和贸易需求,这种双向奔赴本来就该早来。 对咱们普通人来说,以后去印度旅游更方便了,说不定过段时间,就能在泰姬陵门口看到更多同胞的身影。至于印度能不能接住这波红利,就看它后续的服务能不能跟上,毕竟游客的钱包投票,比任何宣传都管用。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萧兹探秘说

萧兹探秘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