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土归属以及在乌克兰宪法中明确“不加入北约”条款的相关内容暂被“搁置讨论”】 这场谈判从一开始就透着美国操盘的味道。特朗普早在几天前就放话,11 月 27 日是乌克兰的 “最后期限”,还嘲讽泽连斯基 “手里没牌”。 逼到这份上,泽连斯基只能派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带着重兵赴会,而美方出面的是国务卿鲁比奥,说白了就是 “上级压下级” 的谈判局。 但即便如此,有些问题还是没法糊弄过去,先敲定的那几条 “共识”,其实全是各方妥协出来的面子工程。 就说乌克兰军队规模这事,美国一开始想把乌军砍到 60 万人,觉得这样既能控制军费,又能防止乌军 “太能打” 拖慢和谈节奏。 可欧洲不干了,英法德直接抛出反提案,要求和平时期乌军得保持 80 万规模 —— 毕竟欧洲离乌克兰近,真要是乌军缩水太快,万一俄军再打过来,难民和战火就得烧到自家门口。 最后美乌达成的共识没明说具体数字,但明摆着是折中方案,既给了美国 “控军” 的面子,又照顾了欧洲的安全焦虑。这种 “和稀泥” 的共识,与其说是解决问题,不如说是先稳住各方情绪。 更有意思的是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归属问题。这地方 2022 年就被俄军控制了,俄方早就放狠话 “不可能移交”,连国际组织的人都不让随便进。美乌总不能当着俄方的面把归属权定下来,不然谈判刚结束就得打起来。 所以这次达成的 “共识” 玩了个文字游戏 —— 不提 “归属” 只谈 “管理”,大概率是同意让美方或国际机构参与运营,既给乌克兰留了 “主权仍在” 的面子,又满足了美国插手能源的私心,至于俄军认不认,那是后话了。这种绕开核心矛盾的共识,根本经不起推敲。 战俘交换和被判刑人员返还倒是真能谈出结果,毕竟这是双方都能捞好处的事。之前俄乌总在交换人数、优先级上扯皮,比如俄方想要回被俘的军官,乌方想先换重伤士兵。 这次美乌敲定的方案,估计是按 “分批次、分类型” 来,先换重症战俘,再逐步返还普通人员,被判刑的平民和非战斗人员优先送回去。 这种不涉及核心利益的 “暖心条款”,最适合拿来装点 “谈判成果”,可偏偏就是这些无关痛痒的共识,被美乌吹成了 “重大进展”。 真正的硬骨头,全被 “搁置” 了。领土归属这事儿,简直是乌克兰的 “宪法红线”—— 乌宪法明确规定不能放弃一寸领土,可特朗普的原计划里,直接要求乌 “法律上承认克里米亚归俄,事实上承认乌东四州被占”。 泽连斯基要是敢在这上面松口,国内立马就得炸锅,议会都能把他弹劾了。更别说乌东四州早就被俄方写入宪法,普京也不可能让步。这么棘手的问题,底下的谈判代表根本没权限拍板,只能推给总统层面去 “死磕”。 “不加入北约” 条款更像是个 “烫手山芋”。乌克兰从 1991 年独立就想往北约挤,2008 年还差点成了候选国,后来因为俄罗斯反对才作罢。 可加入北约是俄罗斯的 “底线”,特朗普为了逼俄坐下来谈判,早就把 “乌不加入北约” 写进了计划。 泽连斯基一边要靠美国援助,一边又不能得罪国内的 “入约派”,更得看欧洲的脸色 —— 毕竟英法德刚提议 “不明确禁止乌入约”,还想给乌搞 “类北约第五条款” 的安全保障。 这么多矛盾搅在一起,谈判桌前根本谈不出结果,只能先 “搁置”,等着特朗普和泽连斯基私下交易。 说到底,这次 “搁置讨论” 就是美国玩的 “霸权套路”。特朗普一边放狠话逼泽连斯基让步,一边又把欧洲晾在一边 —— 德国外长都承认 “涉及欧洲的问题被从计划中移除”,说白了就是美国不想让欧洲插手核心决策。 而乌克兰早就成了任人摆布的筹码,泽连斯基嘴里喊着 “会谈有实质性进展”,实际上连自己国家的领土和安全选择都做不了主,只能等着特朗普给他 “定调子”。 更让人担心的是,这种 “搁置” 根本不是为了和平,而是为了美国的选举利益。特朗普急着在大选前搞出 “和平成果”,才不管乌克兰的死活,之前就说过 “泽连斯基终将接受不愿接受的东西”。 接下来两位总统直接谈判,大概率是美国逼着乌克兰牺牲领土换停火,把乌克兰的主权当成交易品。 可俄方至今都没参与谈判,佩斯科夫甚至说 “没收到谈判信息”,就算美乌谈成了,普京也未必认账,到时候和平没等来,反而可能引爆更大的冲突。 这场日内瓦谈判看似 “进展顺利”,实则藏着太多猫腻。那些被敲定的共识全是表面文章,真正决定乌克兰命运的领土和北约问题,却被当成了 “待价而沽” 的商品。 所谓的 “和平计划”,不过是美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各方的霸权游戏,而乌克兰,早就成了这场游戏里最可怜的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