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及电动汽车的增长幅度远远超过了 2015 年的预期。 一年一度的联合国气候峰会以低调的方式结束,距 2015 年著名的《巴黎气候协定》签署已过去了十年。此次被称为 COP30 的峰会是在巴西举行的,其流程与以往一样,专家们警告称全球距离实现气候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但连续第二年未就减少化石燃料使用的问题展开讨论。不过,这里有一则“小趣闻”,专家们很少提及:自十年前以来,全球对气候的预测已经远远超出了当时最为雄心勃勃的预测,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的普及速度也远远快于预期。 具体而言,2024年全球共安装了 5530 亿瓦的太阳能发电设施——足以满足 1 亿美国家庭的用电需求——这一数字是国际能源署(IEA)在 2015 年预测的 15 倍。目前全球已安装的太阳能总容量是 IEA 10 年前预测值的四倍。与此同时,如今全球销售的新车中有超过 20%是电动汽车,这一比例较 2015 年的不足 1%有了大幅提高。即便从现在起增长速度放缓,全球也将在 2028 年实现 1 亿辆电动汽车的销售目标。 但关键在于:到 2100 年,地球的全球平均气温预计会上升 2.6 度,这避免了仅仅十年前所预测的 4 度的灾难性升温幅度。 那么,为什么这次那些关注细节的人却如此错误地判断了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模型制定者严重低估了中国清洁能源制造业的规模,而正是这一规模的扩大推动了可再生能源成本的降低。中国庞大的清洁能源制造规模通过规模经济和创新从根本上降低了全球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成本,使得清洁能源在大多数市场中成为了最经济的选择。 2024 年,中国在全球太阳能电池板生产的所有关键阶段中占比超过 80%,并生产了全球约 60%的风力涡轮机和电池组件。中国目前的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制造产能超过了全球需求,导致供应过剩和激烈的价格竞争,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全球成本。 自 2010 年以来,太阳能光伏、风能和电池的成本已下降了 60%至 90%。这一趋势主要归因于中国产量的迅速增长。这并不令人意外。2024 年全球新增的风能和太阳能设施中,超过 90%的成本低于最便宜的化石燃料发电形式。 尽管中国清洁能源制造业的蓬勃发展被指责扰乱了全球市场,但事实证明,这对环境是有益的。这些技术的可负担性使得其更快得到应用,尤其是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新兴市场,其中许多地区正在跳过传统的化石燃料基础设施阶段。仅在 2024 年,中国出口的清洁能源产品预计每年就能使进口国的碳排放量减少 1%,这些产品的累计终身减排量估计可达 400 亿吨二氧化碳。事实上,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 2040 年,全球排放量将稳定在每年 38 亿吨左右,这比其在 2015 年预测的 46 亿吨要低得多。而且,如果各国继续照常行事的话:IEA 表示,如果各国兑现其承诺,这一数字可能会降至每年 33 亿吨。 话虽如此,特朗普再次当选总统预计将会严重阻碍全球气候目标的实现,主要表现为削弱美国国内的气候政策,并退出国际气候合作行动。特朗普总统已经重新提交了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的申请,该协定将于 2026 年正式生效。这一举动使美国(全球第二大排放国)脱离了主要的全球气候合作框架,可能会降低全球对美国承诺的信任度,从而可能促使其他气候表现不佳的国家也停止自己的努力。 总体而言,分析人士预测,特朗普的政策(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并撤销环保法规)可能会导致美国在 2030 年前额外排放 40 亿吨二氧化碳,这与之前的预测相比有所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