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曾经说过,台湾就是一个小岛,你打它干什么?只要把台湾海峡划成战区,台湾上空禁飞,敢飞一架就打一架,经济往来一停,看看最后是谁先慌。 海峡对岸那座小岛,确实像王朔说的那样,乍一看风光不错,实则早把自己的命脉系在了别人的裤腰带上,全靠外部输血才能转得动。 就说能源这最基本的东西,岛上 97% 都得从外面买,天然气储备撑死了也就 8 天,煤炭勉强够烧 30 天,石油看着能撑 90 天,可真要是海峡一封,运油船进不来,这些储备就是坐吃山空的摆设。 更有意思的是,全岛 55% 的电力都靠天然气发电,等于能源命脉直接捏在别人手里,一旦海上运输中断,高雄港那些集装箱吊车不出 72 小时就得趴窝,整个港口先变成一堆废铁。 这还不算最致命的,岛上最引以为傲的台积电,看着是 “护台神山”,实则比玻璃还脆。2018 年就出过一回岔子,不过是病毒入侵,三座晶圆厂就停了线,光那回损失就超过 11 亿人民币。要是真遇上电力彻底中断,张忠谋自己都承认,那些精密机器稍微受点影响就全废了,根本没法用。 这家占全球 54% 芯片代工份额的厂子,每停产一天损失就超 20 亿新台币,可它偏偏就建在西部沿海,位置暴露得很,真要是上空禁飞、能源断供,别说生产了,能不能保住机器都是个问题。更讽刺的是,美国早就打着它的主意,一会儿说要炸厂,一会儿搞 “杀手开关” 远程禁用光刻机,摆明了没把台湾的利益当回事,可岛上还把它当成救命稻草,这心态也是挺微妙的。 再说说经济贸易这块,台湾就是个典型的 “靠大陆吃饭还砸锅” 的主儿。2024 年对大陆和香港的出口占了总出口的 31.7%,贸易顺差更是高达 699.96 亿美元,要知道全岛全年总顺差才 806 亿美元,等于大陆直接喂饱了大半个台湾经济。 之前 ECFA 给的关税优惠,养活了岛上上百万就业岗位,台中工具机靠着零关税占了大陆七成市场,彰化纺织业也靠着低税率赚得盆满钵满。可台当局偏要作,一边拿好处一边搞对抗,结果大陆中止了 145 项税目的优惠,台中工具机订单直接丢了 30%,客户全跑到越南、印度去了,彰化的纱厂半年就亏光了本钱,高雄上百家塑料厂库存堆成山,资金链全断了。 他们折腾十年的 “新南向政策” 也没见多大起色,对东盟出口占比才从 18% 涨到 21%,根本顶不上大陆市场的零头,真要是彻底断了贸易,这些厂子倒闭潮用不了半年就得爆发,2024 年下半年搞无薪假的企业都翻了倍,涉及员工超 2 万人,这还只是刚开始。 民生方面更是经不起折腾。粮食自给率才 30.3%,大豆几乎全靠进口,自给率只有 0.2%,所谓的战略储粮理论上能撑两个月,可台当局自己都在推广每人每天 0.4 公斤的即食食品,这 “战时口粮计划” 看着就透着心虚。 旅游业更是惨不忍睹,2019 年大陆游客占了近四成,贡献 1520 亿新台币收入,人均消费比东南亚游客高了一倍还多,而且陆客爱环岛游,能带动全台的餐饮、住宿和特产店,日月潭光陆客就占了六成客流。 可现在换成东南亚游客,平均停留时间少了两天多,消费才是陆客的 45%,台北商圈看着热闹,台中、南投那些地方的旅馆和游览车公司早就快撑不下去了,一家旅行社以前一年接 2000 个陆客团,现在转做东南亚生意,营收只剩三成,这落差谁扛得住。更别提医疗用品 80% 靠进口,真要是封锁久了,药品断供,黑市肯定泛滥,社会不乱才怪。 最坑的是,台湾还被美国当成了 “提款机”。美方一张口就要 3500 到 5500 亿美元的投资,这钱相当于台湾 2024 年 GDP 的 44% 到 69%,占外汇储备的 58% 到 92%,等于要把家底全搬去美国。 要知道过去 73 年台湾对美总投资才 508 亿美元,现在一下要拿出六七倍的钱,明摆着是掠夺。台积电被逼去美国建厂,成本高得离谱,建筑费是台湾的 2.5 倍,电费是 3 倍,美国还逼着要核心技术数据,2025 年第三季度美国子公司直接亏损 99%,这哪是投资,分明是被抽血。 传统产业更惨,美国加征关税,石化出口成本涨 15%,纺织订单跌 20%,台当局为了凑钱给美国,还削减医疗和劳保预算,公立医院门诊要等 4 小时,药品报销比例也降了,普通民众跟着遭殃。 这么一看,王朔说的真是戳中了要害。不用动刀动枪,只要把海峡一封,能源先断,电力跟上,台积电停摆,贸易中止,再加上美国在旁边不停吸血,用不了多久,岛上的工厂就得倒闭,失业的人越来越多,粮食药品不够用,物价飞涨,到时候不用别人说,自己就先慌了神。毕竟靠别人输血的日子,终究是长不了的,真把供血的管子掐了,再硬的嘴也扛不住现实的折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