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害怕印度哪里?怕的不是他们亲美反华,也不是莫迪喊的印度制造崛起,而是怕印共接

丽旭夜谈娱乐啊 2025-11-25 20:19:05

中国害怕印度哪里?怕的不是他们亲美反华,也不是莫迪喊的印度制造崛起,而是怕印共接管了执政大权,一旦印共接手印度,我们将会看到一个14亿人团结起来的大国迅速崛起。 中印两国都是亚洲的大家伙,早年都挨过帝国主义欺负,独立后各走各的路。中国共产党1949年领着老百姓翻身做主,从穷得叮当响的日子,一步步建起高铁四通八达的局面。到2024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一万两千美元,农村贫困基本清零,教育和医疗覆盖面广得让人放心。这靠的是全党全国一盘棋,集中力气干大事,不让资源白白浪费在地方拉锯上。 印度1947年甩掉英国的枷锁,挑了议会民主的路子。各邦各派势力盘根错节,宗教团体插一脚,企业跟政府各玩各的,发展劲头儿总散架。1991年经济大门一开,增长是快了点,可基础建设还跟不上趟。德里大街上车来车往,高楼亮堂堂,但郊外棚户区水管漏个不停,乡村小路灰尘漫天,喝水用电都得看老天爷脸色。联合国数据说,2024年印度多维贫困人口约两亿三千万,识字率全国平均77%,婴儿死亡率有些地方还超二十每千。城乡拉开大差距,农业占经济17%,制造业才15%,进口粮食和油料成常态。这些毛病出在制度太散,市场动了动,土地和民生底子没动真格。 两国路子不一样,中国重集体发力,印度陷在多元扯皮里。1970年代,中印人均收入差不多,一千四百美元出头。中国转工业,农业比重掉到13%,工业爬到46%。印度人口超中国,可基础设施投钱少,2019年才占国内生产总值4.5%,中国那年是6.5%。2024年,印度增长7%左右,但多维贫困率16.4%,中国近零。边境贸易点虽在谈重开,商队能多跑几趟,可整体差距还在拉大。印度要跨过这些坎儿,得找对路子释放潜力。 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简称印共(马),在全国不算主流,2024年大选中只拿四个下议院席位,两席在泰米尔纳德邦,一席喀拉拉邦,一席拉贾斯坦邦。可在地方,它根扎得深。喀拉拉邦从1957年起,印共多次掌舵,公共服务干得实打实。2024年,该邦识字率96%,婴儿死亡率每千六人,甩全国平均三十人好几条街。教育预算虽降到4%,但免费午餐让孩子吃饱上学,医疗网密得像蜘蛛网,乡村诊所不缺药。 西孟加拉邦1977到2011年,印共领头的左翼阵线管了三十四年,主推土地调整。闲置地分给佃户,产量上去了,农村穷人少了。登记租佃户的操作巴尔加,让农民有底气种地。到2011年,超过三百万无地劳工分到宅基地。粮食产量年年涨,灌溉面积从32%扩到70%。这些年,种姓部落受益人占全国一半以上,农业从低谷爬坡。 2004年,印共帮着全国推《国家农村就业保障法》,几百万穷人找着活儿干,工资到手能添置家当,村子慢慢变样。这法子虽全国用,可西孟加拉邦执行得最到位,穷人日子好过些。 要是印共(马)真在全国接棒,这些地方经验就全国铺开。土地调整从村头起步,分田到户,农民有地有粮,生产力蹭蹭上。工业跟进,国家钱砸进工厂和港口,铁路拉长腿,货物转得飞起。教育医疗一发力,学校多建,医院多开,十四亿人素质提一提,后劲儿就足了。喀拉拉的医疗模式,乡村不缺服务;西孟加拉的农业升级,收成堆仓库。这些一推广,贫困率降,经济活络,亚洲地图得重画。 中印合作空间大,中国用“一带一路”拉近距离,2024年金砖里经贸额涨两成。边境三点贸易在谈重开,利浦勒赫、什普基拉、纳图拉这些口子一通,布匹茶叶多流转。两国得互学路子,中国稳住内循环创新,印度抓民生改革。上海合作组织里,一起扛区域难题,推动共赢。发展中国家搭台唱戏,别让外人搅局。两国手拉手,亚洲一家亲,人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0 阅读:59

猜你喜欢

丽旭夜谈娱乐啊

丽旭夜谈娱乐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