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银元,一块假银元救人一命。抗日战争时期,我村一位姓周的国民党青年士兵,在奔赴

白卉孔雀 2025-11-25 20:45:48

一块银元,一块假银元救人一命。抗日战争时期,我村一位姓周的国民党青年士兵,在奔赴前线途中,遇见一位老妇在路边哭泣,青年见她哭得伤心,便上前询问缘由。 老妇抬起布满泪痕的脸,颤抖着摊开手掌。 掌心躺着一块银元,边缘泛着不自然的银光,一看就是仿造的劣质品。 “郎中说这是假的,”她声音发颤,“我男人等着抓药救命,就这一块钱……” 青年摸了摸自己上衣口袋,那里躺着他攒了三个月的津贴——一块沉甸甸的真银元,边缘有清晰的齿纹。 他当时没想太多,只觉得自己反正要上战场,生死难料,一块银元换老人片刻心安,值了。 他把真银元塞给老妇,接过那块假银元,随手揣进左胸口袋。 那是一九四三年的夏天,他所在的连队在皖南山区遭遇伏击。 子弹像冰雹般扫过来,他只觉左胸一震,像被重锤砸中,随即栽倒在地。 “完了。”他脑子里闪过这个念头,下意识摸向左胸。 没有血,只有口袋里的硬物硌得慌。 掏出来一看,那块假银元凹进去一个碗状的坑,边缘裂开细小的缝。 假的真能救命吗?他躺在担架上,摸着那块变形的银元,第一次对“真假”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有人说这是运气,可若他当时转身离开,老妇或许会抱着假银元哭到天黑;若他把真银元留着买了布鞋,假银元就不会躺在左胸口袋;若子弹再偏半寸,凹痕就成不了救命符。 战乱年月,人命如草芥,可一个普通士兵的善意,却让两块银元的命运彻底反转。 真银元被老妇拿去换了药,假银元被嫌弃地塞进口袋——偏偏是这块“没用”的假银元,成了他与死神之间的最后一道屏障。 他活了下来,解放后回到村里,那块带凹痕的假银元成了孩子们眼中的稀罕物。 没人知道它曾在枪林弹雨中替主人扛过一劫,只知道周老汉总把它揣在贴身的布袋里,摩挲得越来越亮。 一九九零年,六十六岁的周老汉躺在自家床上,额头的血还在渗,手里却紧紧攥着那块边缘磨得发毛的银元。 工程队在村后开山炸石,午饭时所有人都撤到安全区,他想着去看看新搭的防护棚是否结实,刚探出头,拳头大的石头就从坡上滚下来,正砸在天灵盖上。 弥留之际,他指了指银元的凹处,又指了指自己流血的额头。 家人这才想起,多年前他总说“假的有时比真的管用”——年轻时靠假银元保命,老了却没躲过石头的袭击,可那双指向凹痕的手,像在说:有些东西,比生死更重。

0 阅读:25

猜你喜欢

白卉孔雀

白卉孔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