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CBA新规出台 CBA新规一出台,网上骂声一片。2025 - 2026赛季单节从12分钟改成10分钟,这是近30年来的重大调整。说是为了跟FIBA接轨,解决球员在国际赛场的节奏差异问题,可真能解决吗? 现在CBA外援主导战术,国内球员上场时间本就少,再缩短时长,本土年轻球员机会更少。媒体人都说强队的年轻队员基本难上场了。虽说有“潜力赛”补救,但比赛时间在常规赛后,还是非首发球员,感觉作用不大。篮球专家也不看好,球迷更是质疑新规意义。只能说,这新规能不能让CBA变好,还得打个问号。 而且,CBA的比赛强度和观赏性一直是球迷关注的重点。缩短单节时间,比赛的连贯性或许会被打破,球员们刚进入状态,一节比赛就结束了,很难打出酣畅淋漓的进攻和防守大战,这对于现场观赛和屏幕前的球迷来说,体验感无疑会大打折扣。 从商业角度来看,赞助商和转播方也会受到影响。比赛时长缩短,广告曝光时间减少,赞助商的权益难以得到充分保障,他们是否还会继续大力投入资金支持CBA赛事,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转播方的节目编排也会面临调整,原本完整的赛事转播节奏被打乱,如何重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也是一大挑战。 CBA新规的出发点或许是好的,想要提升国内球员在国际赛场上的表现,但实际执行起来却困难重重。如果不能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新规最终可能只是一纸空文,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希望CBA的管理者们能够重新审视新规,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找到一个真正适合CBA发展的方案,让中国篮球能够走得更远、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