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命门太过于明显了,现在无论是哪个国家和我们打交道,对方总会提一句:坚定支持

史鉴奇谈 2025-11-26 13:15:31

我们的命门太过于明显了,现在无论是哪个国家和我们打交道,对方总会提一句:坚定支持一个中国政策,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句话说多了,不管是不是友好国家,都知道我们现在最大的命门就是台湾,这秘密大家都知道了也就不好了,台湾被反复提起更是对我们的一种无形压力。   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想,这句话反复出现的背后,其实折射出的并不是我们的弱点,反而是一种国际共识不断强化的过程。   回想几十年前,情况可不是这样。当时不少国家在两岸之间摇摆不定,甚至有些还和台湾保持着所谓“官方往来”。   但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要想和中国深入合作,就必须在这个原则性问题上表明立场。   于是“一个中国”从最初的政治表态,逐渐演变成了国际交往的基本门槛,这本身就是中国影响力提升的直接体现。   如今全球已有超过180个国家和我们建交,并且都在正式文件中确认了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这种广泛的国际认同,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强大的约束力,让任何试图挑战这一原则的行为都变得极为困难。   即便个别国家偶尔会打打擦边球,但整体上看,国际社会在这个问题上的共识是相当稳固的。   从地缘战略来看,台湾海峡的重要性确实毋庸置疑。这里是连接东海与南海的关键水道,每年全球近半的集装箱货运要经过这里,中日韩的能源补给线也依赖这条通道。   但正因为如此,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才成为各方共同利益所在。近年来我们在台海周边的常态化巡航和实战化演练,已经充分展示了我们有能力掌控这片海域的态势。   有些人可能担心,台湾问题反复被提及会给我们造成压力。但换个角度看,当每个国家都在重复同一个原则时,这个原则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国际社会的共同准则。   就像联合国2758号决议那样,它不仅是历史文件,更是当今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想要突破这个框架的举动,不仅会遭到我们的反对,也会面临国际社会的普遍压力。   在经济层面,两岸的融合程度其实远超很多人想象。现在每年有近千万人次往来于海峡之间,台湾对大陆的贸易依存度超过四成,大陆长期是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和贸易顺差来源地。   这种深度的经济绑定,使得“台独”主张在现实中面临巨大成本。毕竟没有哪个经济体能够承受突然失去四成外部市场的冲击。   从军事角度观察,近年来我们在台海方向的行动已经越来越常态化。航母编队的远海训练、多军种的联合演习、以及各型新型装备的列装,都使得我们有足够能力应对各种可能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这些行动不仅展示了实力,也向各方传递出明确信号:我们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决心从未动摇。   实际上,台湾问题之所以被频繁提及,恰恰说明它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认可。这就像下围棋时某个关键点位,大家都清楚它的价值,但真正能在这个点位上落子的,始终是掌握全局优势的一方。现在我们在台海方向的综合优势正在持续积累,这种趋势从经济、军事到外交层面都能明显感受到。   国际政治中,一个议题被反复讨论未必代表它是弱点,有时反而说明它牵动着各方的核心利益。   就像美元霸权经常被讨论,但这并不影响美元至今仍是主要国际货币。同样,台湾问题被频繁提及,恰恰证明了它在区域乃至全球格局中的特殊地位。   随着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台湾问题实际上正在被纳入更广泛的国际框架下考量。从亚太经合组织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越来越多的多边机制都将“一个中国”作为参与前提。这种制度性安排正在形成新的保障机制,使得任何试图改变现状的行为都要付出更高代价。   回头看这个问题,当“支持一个中国”成为国际社会标配用语时,它已经从单纯的外交辞令演变成了具有实质约束力的规范。   这种规范的背后,是国际社会对现实情况的普遍认知,也是对中国综合实力和发展前景的理性判断。在这个意义上,频繁的提及非但不是压力,反而成为维护国家统一的有利环境。   如今在各类国际场合,当各国代表纷纷重申“一个中国”原则时,这实际上是在共同维护现有的国际秩序。   就像航行在既定航道上的船只,虽然海面会有波浪,但航线已经非常清晰。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继续沿着这条航线稳健前行,不断将发展优势转化为更稳固的战略主动。

0 阅读:1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