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莫斯科记者会上说,他们不催美国快点谈,但请华盛顿把跟乌克兰欧洲关起门来商量的结果告诉我们,别让我们猜。 其实啊,拉夫罗夫这话听着温和,骨子里藏着的是“没必要跟你绕弯子”的底气。俄乌冲突打了两年多,美乌欧的闭门会开得比谁都勤,2024年光公开报道的就有5次,每次都是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乌外长库列巴和欧盟代表博雷利凑一起,俄方连旁听的份都没有。 美国国会10月那波对乌援助博弈,说白了就是给自己人看的戏。610亿美元的法案,共和党揪着“资金流向不透明”不放,民主党急着“表姿态”,吵了一个月没结果,可这些争论从来没跟俄方有过半句沟通。俄方想知道援助会不会加码、武器会不会升级,只能靠扒新闻、猜意图。 欧洲的日子更不好过,德国2024年国防开支占GDP冲到2.1%,是冷战后头一回达标,可老百姓的怨气越来越大。9月柏林那场超5万人的抗议,标语直接写着“停止援乌,先顾自己”,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示威。这些真实的民生压力,闭门会议里根本没人敢直面。 依我看美欧这种“抱团瞒消息”的做法,其实是犯了谈判的大忌。他们以为把俄方排除在外,就能敲定对自己有利的方案,却忘了冲突的核心是俄乌双方的利益,美国和欧洲再怎么掺和,也替不了乌克兰做最终决定,更代表不了俄方的安全诉求。 俄方说“不催”,可不是没脾气,反而是看透了局势的冷静。冲突拖得越久,美欧的经济负担、民生压力只会越重,而俄方早就做好了长期应对的准备。现在要的不是“快点谈”,而是“明着谈”,毕竟没人愿意在云里雾里跟你耗时间。 说白了,信息透明从来不是“示弱”,而是对谈判对手的基本尊重,也是打破僵局的关键。美欧总想着“先把方案定了再通知俄方”,本质上还是没把俄方的诉求当回事。可谈判不是单方面下命令,藏着掖着的结果,只会让后续沟通更难推进。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