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国临时政府正式向印度提出引渡哈西娜,会给两国关系带来哪些影响? 引渡争议

有渔儿 2025-11-26 15:25:07

孟加拉国临时政府正式向印度提出引渡哈西娜,会给两国关系带来哪些影响? 引渡争议已不只是一桩司法案件,而成为测试印度地区信誉、孟加拉国政治转型方向与南亚地缘格局重新排列的“压力点”。 短期内,两国关系大概率维持“脆弱且冷淡”状态;中长期能否修复,取决于孟加拉国明年选后政府的政治光谱、印度对“庇护成本”与“交人代价”的再衡量,以及双方能否在提斯塔河水资源、边境管控等具体议题上重建互惠支点 。 孟加拉国临时政府正式向印度提出引渡哈西娜,并罕见地通过主流媒体集体曝光,标志着孟印关系进入“司法—外交”双重摩擦期,其外溢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条主线: 1. 政治互信急冻,官方互动层级被“降级” 印度外交部仅以一句“注意到判决,将与各方保持建设性接触”回应引渡请求,既未承诺配合,也未关闭大门,实质是把问题拖入“法律技术流”以回避政治决断 。达卡则通过“媒体放大”方式把照会公开化,等于逼迫新德里“选边站队”,双方不再给彼此留下传统“私下磋商”空间,外交温度骤降。 2. 印度若交人,盟友寒心;若拒交,孟加拉国街头反印情绪升级 多家观察指出,印度一旦把这位曾为其“南亚安全合作标杆”的前领导人送上回国的死刑囚车,等同向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其他亲印政客发出“关键时刻可能被抛弃”的信号,地区信誉将受重创 。但若继续庇护,达卡已出现“印度包庇屠夫”的舆论标签,反印游行与对印商品抵制此起彼伏,临时政府为保合法性只能顺着民意走,双边关系陷入“零和”叙事 。 3. 经贸与互联互通项目被“武器化” 2025 年 4 月起,印度取消孟加拉国货物中转便利、5 月又对成衣、加工食品设陆路通关禁令,导致孟出口成本抬升 10%–15%;孟加拉国随即对印度 55 种商品追加许可证管理,双边贸易额年内已下滑约 18% 。原本规划中的提斯塔河水坝联合管理、第三条跨境铁路可研等合作全面搁置,出现“政治问题经济埋单”的连锁反应。 4. 地缘格局出现“第三方选项”窗口 孟方外交顾问公开承认“正重新评估区域伙伴”,学界与媒体热议加强与中国、巴基斯坦在基建、反恐及贸易领域的协调;印度前驻孟高级专员亦担忧“若中巴借机同步靠拢,对印度东北边境安全绝非好消息” 。一旦孟加拉国在大选后延续“多向平衡”路线,印度多年来通过哈西娜政府建立的“东向安全缓冲区”将出现结构松动。

0 阅读:2

猜你喜欢

有渔儿

有渔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