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张召忠!你真是伟大的预言家!2015年你就说过:“美国啥也不干,让东方大国追,20年内赶不上美国!”这话说的太好了!这简直就是美国不想让我们赶上的心里话! 其实老张这话哪里是长他人志气,分明是给当时有些飘的舆论降温,实打实提醒大家别被短期进步冲昏头脑,中美之间的差距根本不是一星半点,而是全方位、系统性的,真不是靠一两件先进武器就能抹平的。 2015年那会儿,咱们的GDP总量看着已经挺唬人,但掰开人均一算就露了底,当时美国人均GDP是56115美元,咱们才8027美元,连人家的零头都够不上,这意味着在民生保障、基础设施均衡性这些硬指标上,咱们还有太长的路要走。 再看科技研发,美国当年的研发投入总量达到4628亿美元,占GDP 的2.77%,而咱们虽然增速不慢,但总量只有1632亿美元,占比 1.98%,更关键的是人家的研发体系已经成熟运转几十年,光小企业技术创新计划就累计砸了300多亿美元,资助了近10万个项目,这种系统性的创新生态,可不是短期砸钱就能追平的。 在高端制造领域,差距更是肉眼可见。2015年咱们号称是制造业大国,但核心部件基本都卡在外边,就说芯片吧,存储器芯片9成以上依赖进口,当年光买动态随机存储器就花了120亿美元,闪存也花了 66.7亿美元,等于给别人送钱还得看脸色。 再看航空发动机这种国之重器,美国F-22用的发动机当时吹得神乎其神,咱们那会儿最拿得出手的仿制发动机推重比才5.05,连人家宣传数据的一半都不到,更别提实际性能差距了。 航天领域也一样,2015 年美国的猎鹰九号已经在反复测试火箭回收技术,年底就实现了成功回收,而咱们当时还在攻克常规火箭的稳定发射难题,这种技术代差背后是材料、工艺、控制系统的全方位落后。 军事领域的差距更不是靠喊口号能缩小的,2015年美国海军光作战舰艇就有288 艘,10艘航母的吨位加起来超过世界其他国家总和,72艘潜艇里不乏俄亥俄级这种战略杀器,当年还在砸1390亿美元研发替代型号。而咱们的辽宁舰还在扮演训练舰的角色,潜艇数量虽然不少,但核心性能和美国比还有不小差距,更别说航母配套的舰载机、弹射技术这些细分领域的短板了。 就算是学术研究这种看似虚的领域,差距也很明显。2015 年咱们发表的高被引论文数量虽然排全球第二,但占世界份额才 12.8%,而美国一家就占了 51%,人家的顶级期刊影响因子长期领跑,咱们直到 2014 年才创办第一份英文版综述期刊,2015 年才被 SCI 收录。这种基础研究的差距,直接影响着未来十年二十年的技术突破潜力,不是靠短期冲刺就能弥补的。 所以说张召忠当年的话真是说到了点子上,他不是不看好咱们的发展,而是太清楚大国竞争的本质。美国的领先不是单一领域的偶然,而是经济、科技、军事、教育等各个体系相互支撑的结果,这种系统性优势是人家攒了几十年的家底。咱们当时确实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有些舆论把短期进步当成了全面超越的信号,忽略了那些看不见的短板。 老张的提醒就是让大家沉下心来补短板,别犯急躁冒进的错误,而也正因为看清了这份残酷的差距,咱们才没盲目乐观,而是塌下心来慢慢发展,一步步走到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