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得知 俄罗斯外长宣布了! 25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这通表态,直接把欧洲架在火上烤了啊!他说俄方谈和平协议有个规矩:正式公布前得走保密渠道,绝不瞎炒作。可欧洲政客偏反着来,到处放消息造势,这不就是破坏俄美总统在阿拉斯加峰会的共识嘛!更狠的是,他直接拒了法德想当调解人的请求,说欧洲从2014年起就没守过约,早没资格了。 拉夫罗夫这话可不是空口白牙随便说的,2014年确实是欧俄关系的一道重要分水岭。当年克里米亚事件后,欧洲先是联合美国对俄发起制裁,冻结俄精英资产、暂停俄G8成员国资格,还中止了欧俄峰会和新合作协议谈判,转头又给乌克兰送去资金支持。可另一边,由法德牵头促成的明斯克协议,本是为了平息乌东冲突的和平约定,最后却没能落实到位,冲突还是一步步升级到今天的局面。站在俄方角度,欧洲当年的操作确实没做到“言出必行”,如今再想当调解人,俄罗斯自然不买账。 再说说阿拉斯加峰会的共识,俄美当时虽没达成实质性协议,却在乌克兰问题上深化了政治共识,甚至聊过领土交换、安全保障这类核心议题,双方都默认要通过直接对话推进和平,而非靠第三方炒作。欧洲偏偏反其道而行,最近美乌刚传出“19点和平计划”的消息,法德就忙着抛出自己的修订版方案,到处放风造势,想把调解权抓在手里。这种“没摸清门道就抢戏”的操作,在俄方看来就是公然破坏共识,也难怪拉夫罗夫要公开打脸。 其实俄方坚持“保密渠道谈和平”,背后藏着务实考量。和平协议涉及领土、安全等敏感议题,任何细节提前泄露都可能引发各方反对,让谈判功亏一篑。欧洲政客喜欢到处放消息,要么是想给本国选民表姿态,要么是想施压俄乌双方,可这种炒作只会让原本就复杂的谈判更加难推进。拉夫罗夫直接点破这一点,本质上是想掌握和平谈判的主动权,不想被欧洲的舆论操作带偏节奏。 但话说回来,把欧洲完全排除在调解之外,真的有利于和平吗?这就得打个问号了。欧洲和俄乌地理位置相邻,经贸联系紧密,欧盟过去还给乌克兰提供过超过170亿欧元的援助,对当地局势的影响力不容忽视。俄罗斯只认美国,说白了是觉得美国才是西方世界真正能拍板的国家,可俄乌冲突的解决,光靠俄美两家商量,未必能兼顾乌克兰和欧洲的利益。这种“选择性信任”,可能会让和平协议缺乏广泛认可,就算签了也难长久执行。 欧洲被拒也不算冤,这些年在俄乌问题上确实没做到“一碗水端平”。一边喊着要调解,一边给乌克兰递武器、加码对俄制裁,这种“拉偏架”的行为让俄罗斯失去信任。但欧洲也有自己的难处,既要顾及和美国的盟友关系,又要应对本国能源安全、难民危机等现实问题,想在俄乌之间找到平衡本就不容易。这次被拉夫罗夫公开拒绝,对欧洲来说更像是一次“外交警告”,提醒他们得重新审视自己在俄乌冲突中的定位。 冲突打了这么久,最受苦的还是两国平民,大家盼的是实实在在的和平,而不是外交场上的唇枪舌剑。不管是俄罗斯的“强势定规矩”,还是欧洲的“急于刷存在感”,最终都该回归到“解决问题”的核心上。少点炒作、多点务实,少点对抗、多点协商,才有可能让和平曙光真正到来。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拉夫罗夫 拉夫罗夫会谈 俄外长 普京外交信号 拉夫罗夫战略 俄罗斯外交 俄罗斯国际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