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终于把一套挂了 5-6 年的房子卖了,刚开始 170 万嫌少不卖 后来就有人出 160 万,又到 140 万,去年年底有人出 116 万,我都嫌低,最终以 97 万成交,我怎么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败家子呢?签合同那天,我坐在中介的办公室里,手心里全是汗。买家是对年轻小夫妻,说话客客气气的,还主动说 “叔,我们知道这房子您挂了挺久,也理解您的心情,要是后续过户有啥需要帮忙的,您尽管说”。 那套老房子在中介网站上挂了五年零七个月,后台的价格记录改了十二次。 第一次标170万的时候,我摸着客厅墙上泛黄的结婚照——那是2010年春天拍的,当时觉得这地段怎么也得涨,死活不让中介降。 后来有人出160万,我蹲在小区门口的石墩上抽了半包烟,手机里中介的消息弹个不停,还是没松口。 去年冬天最冷的那天,中介打电话说有人出116万,我裹着羽绒服站在阳台上,看着楼下光秃秃的梧桐树,第一次觉得手指尖发凉——不是因为冷。 上周三下午签合同,我提前半小时到中介办公室,坐在靠窗的位置,手心里的汗把文件袋的边角洇湿了一片。 买家是对小夫妻,女的抱着个帆布包,男的穿件洗得发白的牛仔外套,说话声音不大,“叔,我们看过房子的朝向,您当时装修用的实木地板,现在保养得还挺好”。 我盯着合同上的97万,笔尖悬在签名处半天没落下——这价格,真的是我当初怎么也想不到的,我是不是真像邻居说的那样,太犟了? 他们没像别的买家那样挑三拣四,反而主动说“叔,我们知道这房子您挂了挺久,也理解您的心情,要是后续过户有啥需要帮忙的,您尽管说”,这句话像杯温水,顺着喉咙滑下去,暖了暖堵在胸口的那块石头。 中介后来偷偷跟我说,这片区同户型的房子,上个月成交的那套才92万,我这价格其实不算亏。 我以前总觉得房价跟股市一样,跌了总会涨回去,就像2015年那波行情,可这次不一样——城市规划改了,地铁线路绕开了这片老城区,周边的新楼盘一个接一个开盘,我们这老破小早就不是香饽饽了。 钱到账那天,我去银行取了五千块现金,数了三遍,突然想起2018年夏天,我拒绝160万时,银行理财经理说的“落袋为安”,当时怎么就没听进去呢? 现在房子空了,每周不用再特意过去开窗通风,物业费的短信也停了,倒像是卸下了个背了五年的包袱。 或许人这一辈子,总得为自己的固执买次单——只是这单的金额,比我想的要重一些。 签完合同出门,小夫妻走在我前面,女的回头说“叔,您放心,我们会好好住的”。 我站在台阶上看着他们的背影,手里捏着那张薄薄的收款确认单,风从巷口吹过来,好像没那么冷了。 败家子吗?可能吧。 但至少,那扇总惦记着会不会涨价的窗户,终于可以关上了。
我今天终于把一套挂了5-6年的房子卖了,刚开始170万嫌少不卖 后来就
白卉孔雀
2025-11-27 13:47:47
0
阅读: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