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有一妇人怀了双胞胎,到了生产这日,老大一下就生出来了,老二却是生了一天一夜

君轩谈历史 2025-11-27 14:46:08

古时,有一妇人怀了双胞胎,到了生产这日,老大一下就生出来了,老二却是生了一天一夜。 这事儿发生在清末皖北的石榴坞,村里木匠王老实盼了十年才等来两个娃,没想到老二落地时半边脸青半边脸红,眼珠子一个黄一个黑,产婆当场就说这是"阴阳怪胎"。 赵氏刚从鬼门关爬回来,听见这话抱着俩孩子就往井边冲,说要带老大一起死。 王老实拦也不是劝也不是,村里老人围着院门口念叨"六指克亲,异瞳克家",炭火盆里的火星子噼啪响,映着满屋子的寒气。 那会儿皖北乡下对这种"异象"忌讳得很,道光年间徽州就有过把畸形儿扔河里的事,王老实祖上三代单传,碰上这局面腿都软了。 赵氏这女人是真犟。 她把老二裹在破棉袄里,白天顶着村民的唾沫星子喂奶,夜里抱着孩子坐在门槛上哼歌谣。 有回王老实趁她睡着想把孩子抱走,刚摸到襁褓就被她咬了胳膊,血印子半个月没消。 后来村里闹水痘,老大染了病高烧不退,反倒是被说成"妖胎"的老二活蹦乱跳,还会用小手指着药书咿咿呀呀,这才算让王老实心里松了点缝。 村民们的闲话没断过,说这孩子是山精转世,要不是赵氏拿命护着,早被族长沉塘了。 本来想等孩子大点送进道观,没想到五岁那年淮河发大水,老二居然凭着记性画出了上游堤坝的裂缝图,救了半个村子的人。 那会儿乡绅来赈灾,看见这孩子过目不忘的本事,硬把他带去安庆府的学堂,临走时赵氏往他包袱里塞了把桃木梳子,说是能"驱邪",其实谁都知道那是当娘的舍不得。 如此看来,这世上的偏见有时候比洪水还吓人。 那孩子后来跟着淮军打仗,左眼能在夜里看清敌人的旗号,右眼能算准炮弹落点,从伙夫一路升到参将,回村时骑着高头大马,半边脸红彤彤的勋章比脸上的胎记还显眼。 村民们挤在村口看,有人说"到底是贵人有异相",也有人记得当年往赵家院子扔石头的事,低着头不敢作声。 赵氏站在门坎上笑,手里还攥着那把磨得发亮的桃木梳。 现在医学上说,那异色瞳叫虹膜异色症,跟吉凶没半点关系。 可在当年那个连郎中都稀缺的村子,一个母亲的坚持比什么都管用。 咱们现在碰到"不一样"的人或事,是不是也常常先在心里贴标签?就像清末那些村民,差点因为几句老话毁了一个能保家卫国的人才。 这故事过去一百多年了,石榴坞的老井还在,井沿上的凹痕据说是当年赵氏抱着孩子坐出来的。 每次路过类似的老村子,我总会想起那个风雪夜出生的婴儿,想起他娘用命护着的不光是个孩子,更是一个不被偏见绑架的未来。 人这一辈子,谁还没被人说过几句闲话?关键是有没有人愿意给你时间,等你把"不一样"活成"不一般"。

0 阅读:2
君轩谈历史

君轩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