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特朗普政府达成关税协议的国家真是要哭晕在厕所了。特朗普宣布自11月1日起,对进

史说畅谈 2025-11-27 15:38:11

跟特朗普政府达成关税协议的国家真是要哭晕在厕所了。特朗普宣布自11月1日起,对进口中型和重型卡车征收25%关税。此前特朗普包括更早的拜仁政府,对汽车进口增收特别关税,对钢铝进口增收特别关税。 特朗普上台没多久,就开始他的关税大戏,本以为那些跟美国签了协议的国家能喘口气,谁知道这口气还没喘匀,就被新的一波关税给堵回去了。拿日本来说吧,今年4月他们好不容易跟特朗普团队谈成一笔,同意美国农产品多进日本市场,换来日本商品平均关税降到15%。结果呢,10月6号特朗普在Truth Social上发帖,直接宣布从11月1号起,中型和重型卡车进口要加25%的税。日本是美国重型卡车进口的前几大来源国之一,这下子他们的卡车出口商得傻眼了,本来以为15%的上限能罩着,现在额外一刀25%,成本直线上蹿,订单估计得缩水不少。欧盟那边也差不多,5月在布鲁塞尔谈的协议,药品和半导体关税封顶15%,他们还承诺对美国能源出口零关税。谁承想,9月底特朗普又甩出木材和家具关税,10%对木材,25%起步对橱柜和沙发。欧盟的家具出口本来就不少,这层层加码,15%的基础税外再叠加这些,出口企业得重新算账,供应链一乱,价格传导到消费者手里,谁买单啊? 韩国和越南的遭遇更典型,韩国7月签的协议,承诺在得克萨斯州建厂投资,换来15%的关税上限,本以为能稳住汽车和电子出口。越南8月谈的框架,调整纺织转运规则,关税也压在20%以内,还多加了40%对转运货物的税,以防中国绕道。可特朗普这人,协议签了不等于事儿完了。9月25号,他直接点名药品关税,品牌药100%起步,除非在美国建厂豁免。韩国和越南的制药出口本来就依赖美国市场,这100%税一砸,等于堵死大门。家具那边,越南是美国沙发和橱柜的大供应商,25%到50%的税率一上,工厂订单立马下滑。韩国电子厂的零部件也受波及,因为钢铝关税早就在3月加到25%,现在重卡税又来,组装成本全线涨。那些签协议时沾沾自喜的企业主,现在估计后悔没多留条后路。 墨西哥和加拿大更惨,本来有USMCA这个北美自贸协定,卡车和汽车零件本该免税通行,只要北美原产地含量达64%就行。结果特朗普3月就对汽车进口加25%税,钢铝也从10%提到25%,还取消了部分豁免。10月重卡税25%一出,墨西哥边境的Otay Mesa关口进口量直接腰斩,他们是美国中重型卡车最大来源国,去年出口34万辆,现在这税一加,Stellantis这样的公司供应链全乱套。加拿大木材出口本来就跟美国纠缠多年,9月30号的10%木材税一落地,他们的软木板材成本涨了20%以上。协议签了,税还是一波波来,这些北美伙伴国出口商的日子,简直是哭都哭不出来。 这关税不是孤立的,早年的拜登政府就开始对钢铝加税,特朗普上台后直接翻倍到50%,汽车税也跟上。商务部3月听证会就定调,说是国家安全需要,现在扩展到药品、木材、家具,全是25%起步。那些签协议的国家,本来指望基础税5%到25%就能过关,谁知额外品类税10%到40%再叠加,实际负担轻松超50%。日本汽车经销商推迟新车上市,韩国商会报告出口降15%,越南纺织厂裁员应对订单减少,欧盟企业主摊开账本摇头。全球贸易格局被搅得一团糟,美国每月关税收入到11月破300亿刀,可这些协议国呢?供应链重塑得花几年,工厂机器闲置,工人失业,消费者物价飞涨。特朗普说这是保护美国工人,可对这些国家来说,协议签了等于白签,关税墙越筑越高,出口路越走越窄。 木材税10%看似不高,可对加拿大来说是雪上加霜,他们是美国最大供应商,早年反倾销税就35%,现在再加10%,伐木场卡车队绵延数英里延误清关。墨西哥家具出口也遭殃,USMCA豁免不顶用,额外税一层层堆,成本涨30%以上。韩国三星在得州建厂是好事儿,可短期内救不了重卡和钢材出口的损失。越南商会预测全年出口降20%,纺织商打包最后一批低价货,门一锁就不知道下一个订单啥时候来。这些协议国,本以为跟特朗普谈成是解脱,谁知是进了另一个圈套。基础税外加对等税,再堆特种税,25%只是起点,实际算下来,出口竞争力全无。 特朗普的逻辑是简单粗暴,关税收入涨了,美国制造业就业增5万,可全球看,这事儿远没那么美。协议国反制措施也来了,加拿大7月加税美国钢铝,欧盟商会讨论15%出口下滑对策,日本产业省大楼灯亮到深夜。越南和马来西亚的工厂经理巡视仓库,计算损失,韩国电子厂调整生产线转本地部件。层层关税冲击下,供应链重塑缓慢,美国消费者车价涨300刀,家具贵4%,药品库存虽有缓冲,可长期看谁都逃不掉。那些签协议的国家,现在估计真想哭晕在厕所,早知道这样,还不如硬扛着不签呢。贸易战这玩意儿,从来不是零和游戏,大家都得疼。

0 阅读:0
史说畅谈

史说畅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