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日本企业研制出新型马达!据日媒日经新闻报道称,日本Astemo公司近日宣布他们已经研制出了不用稀土的Ev马达。这种马达以前使用掺杂了中国稀土的磁铁,而新型马达则基本上不含稀土,而是直接磁化铁,这样可以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Astemo这家公司,本来是日立和本田的合资产物,2021年正式挂牌,很快就成了汽车零部件界的扛把子。他们的目标直指电动化转型,尤其是电机和逆变器这些核心部件。稀土问题不是新鲜事儿,早几年日本就头疼供应不稳,价格像过山车一样。Astemo的工程师们瞄准了同步磁阻电机,这东西靠转子铁芯的磁感应产生力矩,不用永久磁铁,就能输出强劲动力。简单说,就是用铁的磁性取代稀土磁铁的霸道性能。 传统EV马达离不开稀土,因为钕铁硼磁铁磁力超强,能让电机小巧高效。但中国控制了全球90%的加工链,地缘风险一上来,价格就飙升。Astemo的方案是双管齐下,主驱动电机嵌入铁氧体磁铁做辅助,输出达180千瓦,总系统315千瓦。辅助驱动则纯感应设计,零磁铁。体积只比老款大30%,功率密度不输人。冷却上他们玩了个浸油结构,线圈槽和末端泡在油里,散热稳在80摄氏度以下,避免热失控。 这个技术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Astemo从2023年启动项目,实验室里反复迭代原型。起初功率只有150千瓦,温度控制是个硬骨头。他们调整转子槽口角度,优化磁路路径,模拟城市路况跑8小时测试。振动数据平稳,效率曲线没毛病。10月27日发布会一出,日经新闻头条报道,现场样机转速飙到5000转分,现场数据亮眼。Astemo强调,这马达不光省稀土,还降能耗,适用于纯电动车主驱系统。 说起稀土依赖,日本不是头一个急的。全球EV产量2025年预计破2000万辆,电机需求暴增,但稀土开采污染重,供应链单薄。欧洲和美国也跟进,BMW用第五代驱动就扔了稀土磁铁,换成同步磁阻。Renault和ABB早几年推类似方案。Astemo这步棋,逻辑上接得上行业大势:从永久磁铁转向感应型,成本稳,供应松。铁和铜这些原料到处有,价格不抖。 但别高兴太早,商用化还得等。Astemo计划2030年左右量产,专家说可能推到2035年后。为什么?优化空气冷却和小型化是难点,小车轮尺寸下转子得微调到0.1毫米精度。耐久试验得跑上万小时,验证零磁铁辅助驱的稳定性。Astemo已经在横滨工厂加线,测试坡道能耗数据。竹内弘平作为总裁,推动供应链审查,每周开会盯全球地图,标进口路径,找备用方案。 竹内弘平这人,职业生涯四十来年,从本田财务起步,1980年代管审计,1990年代升首席财务官。2000年后转风险管理,2019年日立本田合并,他负责整合。2021年Astemo成立,他上位总裁。每天审报表,批预算,数据驱动是他的风格。2023年视察研发中心,戴安全帽走生产线,问参数读数。2024年重组组织,扩展电动总成线,从本田转向日产斯巴鲁。 公司全球布局也加速。2025年9月,宣布密歇根Wixom总部,投9500万美元,创200岗位。英国Horwich厂投1亿英镑,建EV逆变器线。西班牙Buelna厂拿100万欧元资助,推刹车项目。销售占比电动组件升,本田只占不到40%。竹内弘平主持供应商会,视频连全球厂,调生产线,确保稀土免费马达兼容。 这个马达的内涵,不止技术突破。它戳中了EV产业的痛点:可持续性。稀土挖矿耗水重金属污染,回收率低。Astemo的方案用铁氧体,廉价易得,磁力虽弱但通过结构补上。行业报告说,2025年稀土免费电机市场值20亿美金,CAGR25%。IEEE分析,感应电机效率高,功率密度追得上。Oak Ridge实验室也验证,异域材料和巧配置是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