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香港贺龙之子贺鹏飞,看四下没人,闪身冲进一间商人办公室,凑到那人耳

南风意史册 2025-11-27 16:21:12

1998年,香港贺龙之子贺鹏飞,看四下没人,闪身冲进一间商人办公室 ,凑到那人耳边,压低声音说:“我看上了一件大家伙,得你掏钱帮忙买!”   办公室内一位特殊访客的到来,悄然改写了太平洋两岸的力量格局。时任海军副司令的贺鹏飞,在维多利亚港的夜色中,快步走进一间商人办公室。他没有携带随从,也没有身着军装,只是压低声音对迎上来的商人说:“我看上了一件大家伙,得你掏钱帮忙买。”   然而这句看似简单的托付,背后却是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的豪赌。   贺鹏飞口中的“大家伙”,正是停泊在乌克兰黑海造船厂的“瓦良格”号航母壳体。这艘已完成68%的庞然大物,因苏联解体而被搁置,成为国际军火市场上一个特殊的存在。   当时国际环境复杂,我国若以政府名义购买,必将面临重重阻挠。贺鹏飞深知,这是历史给予中华民族的唯一机会,错过就不会再有。   于是在简陋的办公室里,悄然进入的贺鹏飞,与徐增平便进行了深入交谈。而这位有过军旅生涯的商人,立刻明白了任务的重要性。他们没有签订正式合同,也没有繁琐的审批流程,一切建立在信任与爱国情怀之上。   徐增平后来回忆,贺鹏飞说话时眼神坚定,手不经意间在桌上画着航母的轮廓,仿佛那艘巨舰已航行在祖国的海疆。   接下来的故事充满艰辛。徐增平以创律集团名义,声称要将“瓦良格”改建为海上赌场,奔赴乌克兰谈判。   而在尼古拉耶夫市的黑海造船厂,他面对美国、澳大利亚等多国竞争对手,最终以2000万美元成交。然而这仅仅是开始,随后美国施压、交易受阻、资金短缺等一系列困难接踵而至。   关键时刻,另一位爱国商人邵淳伸出援手,追加数千万资金,使项目得以继续。但更大的考验还在后头。当“瓦良格”号被拖船牵引驶向中国时,土耳其在美国授意下强行阻拦,要求航母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必须满足20项苛刻条件。   而这一拦就是16个月,每天仅停泊费就损失8500美元。   经过艰难的外交谈判,“瓦良格”终于在2002年3月抵达大连港。而此时,贺鹏飞已因心脏病突发离世一年,未能亲眼见到他心心念念的“大家伙”停靠在祖国的港口。他生前常说:“航母关乎国家海权,没有航母,中国在世界上就说不起话。”   此后十年,中国工程师们对这艘锈迹斑斑的船体进行彻底研究改造。2012年9月25日,“瓦良格”涅槃重生,被正式命名为“辽宁舰”,交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从那天起,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航母的国家之一。   只能说,历史的转折往往始于一次看似平常的会面。贺鹏飞的远见卓识与商人们的爱国情怀,共同促成了这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们没有留下慷慨激昂的誓言,也没有追求个人的功名利禄,只是在国家需要的时刻,默默地尽了自己的一份力。今天,当我们的航母编队航行在深蓝大洋,不该忘记那些在艰难岁月中为国家海权奋斗的先行者。 正能量致敬   信息来源: 荔枝新闻2020.4.11|《田柳观察|首发福利高清大图:揭秘辽宁舰的前世今生》   文|沐琨 编辑|南风意史

0 阅读:0
南风意史册

南风意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