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夸张地说,当下全球都在思索,为何此次中国会对日本首相的言论如此震怒?为何中国

念珍笑聊小姐姐 2025-11-27 16:53:04

毫不夸张地说,当下全球都在思索,为何此次中国会对日本首相的言论如此震怒?为何中国外交不再如以往那般强调战略定力,而是直接予以强硬回应?此番强力博弈背后,中国最终想要达成的战略目标究竟是什么?要解答这一连串问题,恩哥先带大家仔细梳理梳理,过去三天中日之间究竟发生了哪些事。 14日,外交部率先发布公告,郑重提示中国公民尽可能避免前往日本。16日,教育部也发出预警,提醒谨慎规划赴日留学安排。就在两大部委同时发声之际,中国派遣1307舰艇编队在钓鱼岛领海巡航,黄海中部连续三天进行实弹射击,所有船只禁止驶入。在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召见了日本驻华大使;在日本,中国驻日大使约见了日本外务官。中国在客场将局面掌控得游刃有余,在主场更是全面压制。 11月15日,“玉渊谭天”做出定调:日本政府首脑高市早苗公开发表武力威胁言论,这是1945年以来的首次。这意味着什么?这直接回溯到80年前,自二战结束后,从未有日本领导人敢对中国发出武力威胁言论,而高市早苗却创下了这一“历史”。 即便在国内舆论场,在互联网上,也有不少声音认为,此次外交层面的反应是否过于激烈,力度是否过大。旅游亮起红灯,留学发出警告,军事、政治、商业、经济等方面,中国全方位重拳出击,瞬间将“怒气值”拉满。说实话,这样的阵仗在整个中国外交史上确实并不多见。 但中国有句老话叫“勿谓言之不预”。上个月,高市早苗当选自民党总裁之时,外交部就已表明态度,希望日方恪守在历史问题、台湾问题上的政治承诺,尊重以往达成的各项原则与共识。之后在韩国釜山,中日双方最高层领导人会面,中方当时给出的忠告是,希望日本新一届内阁树立正确的对华认知,珍惜老一辈政治家及民间各界人士多年来为中日关系付出的心血与努力,中日和平友好仍是大方向。这已然是苦口婆心、极具耐心且极为诚恳的反复劝告。 在韩国釜山APEC峰会现场,高市早苗也给出答复,称在台湾问题上,这届日本内阁将坚持1972年两国联合声明中的立场。1972年,时任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历史性访华,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正式承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既然日本自1972年就已承认台湾的性质与归属,高市早苗在双方高层会晤时也做出继续坚持当年立场的承诺,那么后续一系列挑衅举动、诸多出格言论,是否足以证明高市早苗是一个两面三刀、口蜜腹剑、阳奉阴违的政治人物? 如此看来,中国的所有反制措施都合情合理,甚至可以说中国已经保持了极大的克制与涵养。别忘了,十月底新华社连续三天发表千字长文,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各个角度,系统且详尽地阐述了台湾问题。而且当时就提醒过大家,这三篇文章的署名并非普通个人,也不是专家教授学者,而是“新华社中台办”,“周凯文”是中央关于台湾问题评论员文章集体笔名的缩写。换言之,这一系列文章代表的是官方态度与立场,字里行间蕴含着国家决策高层明确的战略指向。 半个月前,我们刚刚表明决心,确立战略目标——祖国统一势不可挡。结果转眼就有人主动“撞枪口”,而且还是日本。这难道不是一个绝佳契机?于是我们看到,短短几天内,中国的军事、外交、政治、经济、法律等所有体系全面运转起来。有人说我们“上纲上线”,没错,就是要如此,就是要将力度拉满。 倘若在强大压力之下,日本国内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出现反对高市早苗的声音,那就意味着日本国内关于干涉台湾问题的想法并不稳固,仍有人不愿将自身命运与台湾捆绑。而当下,正如所料,11月17日,日本外务省高级官员金井镇章访华,其主要目的就是为高市早苗近期言论进行解释。这与我们的判断完全一致。 实际上,日本目前并没有稳固的政治共识,他们自己也在犹疑,能否像以往一样插手干涉台湾事务,为何此次闹到现在,美国都未出面撑腰站台?至此,我们几乎得到答案:任何外部环境都无法干扰中国实现统一的决心,所有威胁、挑衅与噪音都将在未来逐渐消散,台湾必将回归。

0 阅读: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