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高市早苗参加质询会,这次态度全变了!当天,在日本国会众议院预算委员

洞察观史 2025-11-27 16:53:42

11月25日,高市早苗参加质询会,这次态度全变了!当天,在日本国会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举行的例行质询会上,高市早苗,就台海问题作出了一连串与以往明显不同的表态。发言不仅在措辞上更为谨慎,而且在立场表述上出现了调整。 搁以前,她在这问题上向来硬邦邦的,11月7日国会答辩时还直接说“台湾有事”可能算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暗示自卫队能插手,这话当时把中日关系搅得挺紧张。   可25日这天,在野党问相关问题,她居然三次绕开不直接答,只说“官方立场是根据具体情况一个个判断,具体的我没法评论”,末了还补了句“日本愿意和中方保持沟通”,这话搁她近一年的公开讲话里,还是头一回出现。   这态度软得让人有点不适应,就像前几天还喊着要吵架的人,突然递过来一杯茶。诸位想必心存好奇,仅仅十余日的短暂时光,究竟是何种缘由,竟使得情况发生了改变?   咱们先看看这十几天里都发生了啥。11月20日那天,高市早苗还让着手改《国家安全保障战略》,想动“无核三原则”里“不引进核武器”的规矩,当时日本国内反对声就没断,前首相岸田文雄、防卫大臣小泉进次郎都出来说要守老规矩。   同一天还有件事,日本官宣给美国出口“爱国者”拦截导弹,这是去年改了防卫装备出口规矩后头一回卖成品武器,民众在国会前抗议,说这是在往军事扩张的路上走。   更关键的是,25日质询会之前,美方刚给高市早苗打了电话。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美方这通电话带着警告的意思——好不容易缓和点的局势,可别让日本给搅黄了。   中方的态度更明确,她11月7日放狠话后,中方不仅严正交涉,还暂停了日本水产品进口,提醒公民慎去日本旅游留学,人文交流也停了。日本渔业协会那些人天天找政府要说法,这压力可不轻。   除了这些眼前的压力,她背后的一堆事也绕不开。她是安倍晋三的铁杆支持者,今年5月刚把《重要经济安保信息保护和使用法》推过国会,给经济领域搞了套“安全许可”制度,接触尖端技术、基础设施这些信息得先过7项背景调查,连配偶国籍、债务情况都要查,当时日本律师联合会、消费者联盟都跳出来反对,说这侵犯隐私。   这套经济安保的规矩,本是想跟着美欧搞“科技铁幕”,结果国内企业怨声载道,说做生意的门槛变高了。现在要是台海这边再闹僵,中日贸易受影响,她这套政策更难推行。   有人说她这是真心想缓和,也有人说就是缓兵之计。你觉得这种180度大转弯,是真心想改还是另有算盘?其实看细节能发现门道,她没撤回之前的硬话,只是换了种说法,有点像打太极——把劲收回去,但没说不打了。   高市早苗这一路的操作挺有意思,一边想跟着美国搞同盟,一边又扛不住国内经济和民众的压力;一边想硬气刷存在感,一边又怕真把关系搞崩收不了场。这种矛盾搁谁身上都头疼,但有句话说得好,外交不是小孩子吵架,光靠喊狠话没用。   她这次态度转变,其实也给咱们提了个醒,看国际上的事不能只听表面话,得往深了扒——谁给的压力、背后有啥利益牵扯、国内有啥牵绊,这些合在一起才是真实的情况。   国与国之间相处,说到底还是要讲道理、守规矩,靠强硬博眼球终究不长久。高市早苗这次收了收脾气,不管是真心还是权宜之计,至少给局势降了温,这总比针锋相对强。毕竟和平发展不是空话,得靠每一次理性的表态和行动堆起来。 信息来源: 环球网——2025-11-27日本政府多次为高市错误言论狡辩,中方:行不通,日方应以实际行动体现对华政治承诺

0 阅读:57
洞察观史

洞察观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