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俄罗斯只剩下一种武器是中国还需要的,而且短期内无法替代,也是中国愿意大量继续

记实馆 2025-11-27 17:03:20

目前俄罗斯只剩下一种武器是中国还需要的,而且短期内无法替代,也是中国愿意大量继续从俄罗斯采购的武器。 别觉得中国军工现在已经全面领跑,在核潜艇这块还真得承认俄罗斯有压箱底的硬实力,这也是为啥它成了俄罗斯现在唯一能让中国持续大量采购的武器,短期内根本找不到替代品。 中国的094系列就算迭代到最新改进型,水下排水量11000吨,能扛12枚巨浪3导弹,射程也冲到了11000公里,看着挺唬人。 但跟俄罗斯的北风之神级往一块儿一放,差距立马就显出来了。 就说艇体设计这块,这可是核潜艇的门面也是核心,北风之神级的改进型955A直接把让人头疼的“龟背”给搞没了。 要知道这玩意儿可是潜艇噪音的主要来源之一,之前094因为艇体直径不够,导弹发射筒只能往外凸,形成的龟背在水下航行时会产生大量水流噪音,就算做了优化也没法彻底解决。 而北风之神-A全长170米,水下排水量直接干到24000吨,比094大了一倍还多,足够把12米长的布拉瓦导弹整个塞进耐压壳里,艇身线条顺得像水滴,再加上表面敷了150毫米厚的消声瓦,主机装了双层减振基座,水下噪音直接降到108分贝,比美军以静音闻名的俄亥俄级还低。 反观094改进型的噪音水平还在100分贝以上,别小看这几分贝的差距,按照国际算法,噪音每降6分贝,声呐探测距离就缩短一半,这意味着北风之神能在更近距离接近目标而不被发现,094却得时刻提防被反潜力量锁定。 还有反应堆技术,这可是核潜艇的心脏,中国094用的压水反应堆还没有自然循环能力,低功率航行时也得开冷却剂泵,光这泵的噪音就占了潜艇总噪音的三成,而且堆芯寿命短,没几年就得开膛破肚换燃料,既麻烦又影响战备。 而俄罗斯北风之神级装的OK-650反应堆,不仅功率足能让潜艇飙到29节的高速,还具备自然循环能力,低速航行时不用开泵,噪音直接少了一大块。 关键是堆芯寿命长,基本上能做到跟潜艇同寿,服役期间不用换燃料,省时省力还能保持持续威慑。 这就好比同样是发动机,一个得频繁保养还吵,一个加满油能跑十几年还安静,换谁都知道该选哪个。 实战化打击能力的差距就更明显了,北风之神级一艘就能扛16枚布拉瓦潜射导弹,比094多4枚,别小看这4枚,每枚布拉瓦能拆成6到10个分导式弹头,还能装诱饵弹欺骗反导系统,圆概率误差最小只有120米,射程也能到9300公里,一艘潜艇一次齐射就能覆盖64到160个目标。 而且俄罗斯早就验证过布拉瓦的齐射能力,2020年12月,北风之神级的“弗拉基米尔大公”号一次就齐射4枚布拉瓦,间隔才5.7秒,全部命中远东靶场目标,创下冷战后潜射导弹齐射数量最多的纪录,这种饱和打击能力正是海基核威慑的核心。 而中国的巨浪3虽然射程更远,但载弹量和分导能力还不如布拉瓦,更关键的是实战化验证次数远不如人家,布拉瓦前前后后试射了41次,32次成功,2013年后更是百发百中,这种成熟度可不是短期内能追上来的。 而且俄罗斯在核潜艇领域的积累是苏联时期就打下的底子,历经几十年迭代,从德尔塔级到北风之神级,技术沉淀可不是靠突击研发就能赶上的。 中国虽然军工发展快,但核潜艇作为高精尖领域,涉及材料、工艺、核反应堆、潜射导弹等一系列复杂技术,每个环节都得慢慢打磨,就算现在加大投入,想达到北风之神级的水平也得十几年甚至更久。 而当下国际局势复杂,中国急需快速提升海基核威慑能力,与其自己慢慢摸索,不如直接从俄罗斯采购成熟技术和装备,既能少走弯路,又能快速形成战斗力,这种稳赚不赔的买卖换谁都愿意做。 就说俄罗斯现在的情况,经济不景气,军工产业全靠卖武器续命,而核潜艇技术是他们为数不多能拿得出手的硬通货,卖给中国既能换外汇,又能维持军工体系运转,双方可谓各取所需。 所以说,不是中国造不出先进核潜艇,而是短期内绕不开俄罗斯的技术壁垒,这种能快速提升战略威慑力的合作,自然会持续下去。 毕竟在国家安全面前,能少走十年弯路,多花点钱根本不算事儿。

0 阅读:0
记实馆

记实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