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次看到这张照片,都觉得心口被狠狠捶了一下。就这身粗布烂衫,就这双磨破了洞的草

松林中静思的隐士 2025-11-27 17:21:27

我每次看到这张照片,都觉得心口被狠狠捶了一下。就这身粗布烂衫,就这双磨破了洞的草鞋。就凭着这个,他们,在1937年的那个晚上,把日本人的24架飞机,炸成了废铁。 照片的像素不高,却把每一处细节刻进了骨子里。战士们的粗布军装沾着泥污,领口和袖口磨得发亮,有的地方还缝着补丁,颜色早已看不出原本的模样。最扎眼的是那双草鞋,稻草拧成的鞋底被磨得薄如纸片,脚趾从破洞里露出来,冻得发紫,却稳稳地踩在冰冷的地面上。他们没有钢盔,有的戴着旧毡帽,有的干脆光着头,脸上沾着烟灰和汗水,眼神却亮得惊人,像暗夜里的星火。 我查过相关的历史档案,1937年的那个晚上,正是淞沪会战的关键阶段。日军凭借空中优势,对我军阵地狂轰滥炸,无数同胞丧生,防线频频告急。这群战士来自地方游击队,没有正规的武器装备,手里的炸药包还是自制的,导火索被雨水打湿,需要反复擦拭才能点燃。他们没有受过系统的军事训练,甚至不知道飞机的构造,只知道这些铁疙瘩会夺走亲人的生命,会毁掉家园。 为了靠近日军的机场,他们在夜色里匍匐前进。田间的露水打湿了他们的衣服,刺骨的寒意顺着毛孔往骨子里钻,草鞋踩在碎石上,硌得脚底生疼,他们却连一声闷哼都没有。遇到日军的岗哨,他们就趴在草丛里一动不动,任凭蚊虫叮咬,直到岗哨换班,才小心翼翼地往前挪。全程几十里路,他们没吃一口饭,没喝一口水,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炸掉那些飞机,为同胞报仇。 到达机场外围时,天快亮了。日军的飞机整齐地停在跑道上,守卫的士兵打着哈欠,警惕性不高。战士们分成几个小组,悄悄摸了过去。有的负责吸引守卫的注意力,有的抱着炸药包冲向飞机。炸药包的威力有限,他们只能把炸药包塞进飞机的引擎和油箱里,拉燃导火索后迅速撤离。 爆炸声响起的那一刻,整个机场陷入混乱。日军的飞机接二连三地起火爆炸,火光染红了半边天。守卫的士兵惊慌失措,胡乱开枪,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撤退,有的被子弹击中,倒在了血泊里,有的被爆炸的冲击波掀飞,却依然挣扎着爬起来,继续往前跑。最终,他们成功炸掉了24架日军飞机,沉重打击了日军的空中力量,为淞沪会战的防线巩固争取了宝贵时间。 后来我看到过一位幸存老兵的采访,他说当时根本没想过能不能活着回来。家里的房子被日军炸塌了,父母和妹妹都没了,他活着就是为了报仇。身上的粗布衫是乡亲们凑钱做的,草鞋是自己编的,手里的炸药包是用硝石和木炭做的,虽然简陋,却藏着一腔热血。他还说,当时和他一起去的战友,大多都牺牲了,有的连名字都没留下,只知道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同一个目标走到了一起。 现在的我们,穿着温暖舒适的衣服,踩着轻便的鞋子,出行有飞机、高铁,生活安逸又幸福。可我们不能忘记,这一切都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穿着粗布烂衫,踩着磨破的草鞋,凭着简陋的武器,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硬生生挡住了日军的进攻,守护了我们的国土。 有些年轻人觉得历史离自己很远,觉得那些英雄事迹只是书本上的文字。可当你看到这张照片,看到那些穿着粗布烂衫、踩着草鞋的战士,你就会明白,历史从来不是遥远的过去,而是刻在我们血脉里的记忆。他们的勇气和担当,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值得我们永远感恩。 我们不必像先辈们那样奔赴战场,但我们可以传承他们的爱国精神,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用实际行动守护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幸福。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2
松林中静思的隐士

松林中静思的隐士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