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科技大学前校长吴建国今日发文断言:台湾“一定有事”,日本绝对“不敢有事”。他

律便利小店 2025-11-27 17:33:37

高雄科技大学前校长吴建国今日发文断言:台湾“一定有事”,日本绝对“不敢有事”。他写道:“了解两岸关系发展的有识之士都会明白,大陆已将完成两岸统一与中华民族复兴大业,提上时程。 未来一、两年内,台湾‘一定有事’已是不可避免的大势所趋。 以今日大陆强大的军事实力而言,日本以有限的自卫队力量,将难以在其中扮演任何足以扭转乾坤的角色。 换句话说,当那日,日本绝对‘不敢有事’,中国已经发言警告日本,不排除直接攻击日本本土,造成日本重大的损失。” 从大陆的角度看,统一是国家战略目标之一,早已不是秘密。近年来相关表态越来越明确,节奏也越来越清晰。不光是文件里写得清清楚楚,实际的动作也越来越多。 像东部战区频繁的军演、对“台独”顽固分子的点名、对外部干涉势力的正面回击,这些都不是摆样子。而是实实在在地把统一的筹码摆在了桌面上。 吴建国所说的“已将完成统一提上时程”,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看清了大陆战略节奏的变化。而日本这边,虽说嘴上很硬,动作也不少,但骨子里没底气。 高市早苗最近又跳出来说三道四,拿台湾问题当成政治筹码,说到底,还是日本国内政治生态的需要。但真要到了动真格的时候,日本自己也明白,靠自卫队那点力量。 根本不可能在台海问题上起到决定性作用。更别说大陆早就表态,如果日本介入,不排除针对本土的反制。 这可不是虚张声势,日本自民党内部其实很清楚这点。所以很多时候,他们的“强硬”更多是一种姿态,背后反而显得心虚。 再从国际环境来看,最近一两年,世界局势变得比以往更不稳定。中东局势不断升温,乌克兰危机持续拉扯,全球安全格局本就处在一种易变状态。 美国在多线作战的背景下,对台的支持更多是“口惠而实不至”。一方面它要维持对台军售的节奏,另一方面也不想真的被拖入一场代价巨大的冲突。 这时候,日本也看得很清楚,没有美国的明确承诺,它不敢轻举妄动。所以说,吴建国提出的“日本绝对不敢有事”,不仅是战略判断,也是一种现实反映。 至于台湾岛内,情况更微妙。虽然有人仍在鼓吹“台独”幻想,但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风险的严重性,尤其是看到香港国安法后的一系列变化。 他们明白,如果继续往“台独”方向走,只会加速统一的进程。过去还有人觉得大陆不会动,现在连“学界中立派”都开始公开断言“一定有事”,这说明岛内对局势的判断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 提到“未来一两年”,很多人觉得这个时间点有些敏感。其实,从大陆近几年统一步调的推进速度来看,这个时间表并不意外。 尤其是随着大陆军事实力的快速提升,制海、制空、制电磁能力已基本实现对台全面压制,这让所谓的“抗中保台”变得越来越像一场自欺欺人的游戏。 而岛内有识之士之所以敢于直言,就是因为他们看到了现实的天平已经彻底倾斜。反观高市早苗等人,之所以频频发声,除了政治表演之外,还透露出一种深层焦虑。 他们不怕统一,而是怕统一之后日本在区域话语权进一步被削弱。想想看,过去日本在亚太地区还能靠对台关系刷点存在感,一旦两岸统一,日本失去的不只是一个“伙伴”。 更是一个政治工具。这种焦虑,不仅体现在高市的言论上,也体现在日本近年来不断加强与美国的军事合作、积极参与所谓“印太战略”的每一个细节中。 不过,无论日本如何盘算,台湾问题终究是中国内政。从这个角度出发,任何外部势力的干涉都是非法的、无效的。现在岛内还有人幻想靠外部力量“保台”。 其实早就被历史证明是行不通的。吴建国的文章之所以引发注意,是因为它用比较冷静的口吻提醒所有台湾人:该面对现实了。 统一不是“如果”,而是“何时”;不是“会不会来”,而是“准备好了没有”。而至于日本的“角色”,也早就被现实限制得死死的。即使它想“有事”,也要先掂量清楚代价。 这一点,连美国最近在处理中东事务时都显得力不从心,更别说日本了。台海局势的主动权,已经牢牢掌握在大陆手中,接下来的变化,只看大陆什么时候决定按下那个“启动键”。 所以说,与其继续幻想,不如正视现实。台湾“一定有事”,是局势发展的必然;日本“不敢有事”,也是大国博弈下的逻辑结果。 吴建国这篇文章,或许不会让所有人都认同,但它至少提供了一个不再自欺的视角。在这个越来越复杂的世界里,真实比幻想更可贵。

0 阅读:47

猜你喜欢

律便利小店

律便利小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