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1岁的林豆豆,一个人住在北京老城区的老房子里。既不碰智能手机,也从不上网,过着简单的生活。她44岁那年回到北京,与老伴一起在老城区买了房子,一住就是二十三年。老伴很有才干,不幸的是,他三年前走了。在他的葬礼上,林豆豆默默地扶着灵柩,写下"英雄无悔,清霖不朽"。此后,她再也没有走出过这间屋子。如今,她的腿脚不便,不能出门散步,每天都要泡上一壶茶,看报纸,煮一些稀粥。简单的日常,却显得清静而孤独。81岁了,守住平静或许就是幸福吧。一个女人,一生经历风雨,又怎能不留下沧桑?她却选择了守住平静,让我们为她点赞! 那壶茶总是茉莉花茶,老伴生前最爱的品种。茶叶在开水中缓缓舒展,像极了记忆中那些慢慢展开的往事。报纸是邮递员每天准时塞进门缝的,她会先看天气预报,虽然已经很久不出门。这个习惯保持了二十多年,就像墙上那个老式挂钟,雷打不动地敲响整点。 她的屋子保持着三年前的模样。老伴的眼镜还摆在书桌上,老花镜腿用胶布缠过两圈。衣柜里挂着他的中山装,每隔段时间她会拿出来晾晒,仔细抚平上面的褶皱。邻居说这样不吉利,她只是笑笑:"他在的时候,这些事都是我做的。" 其实她年轻时在西北戈壁滩工作过,见过最狂野的风沙。现在选择蜗居在这方小天地里,不是走不出去,而是不想走了。她说屋子里的每个物件都会说话,茶杯会说起老伴喝茶时总爱咂嘴,藤椅会回忆起他看报时喜欢晃动的习惯。 社区工作人员来过几次,说要帮她申请高龄补贴。她总说钱够用,指了指抽屉里的存折。那上面每个月都会多出一笔退休金,虽然不多,但足够她买茶叶、订报纸,偶尔还能称点五花肉改善伙食。她说最珍贵的是一本发黄的相册,里面夹着不同时期的照片,从扎着麻花辫的姑娘到白发苍苍的老太太。 现在的年轻人很难理解这种生活。没有微信,不看短视频,日子该怎么过?但看她慢条斯理地沏茶,认认真真读报,反倒让人觉得焦虑的是我们。智能手机里塞满各种资讯,却装不下片刻安宁。 她窗台上那盆茉莉花年年开花,洁白的花朵藏在绿叶间,香气能飘满整个房间。这让她想起新婚时和老伴在院子里种下的那棵,后来拆迁,树没了,她特意又找了一株同样的品种。有些东西可以重新开始,有些却只能留在记忆里。 偶尔有老同事来访,她会多煮一碗粥。他们就着酱菜闲聊,说起谁谁走了,谁谁搬去和孩子住了。客人离开后,她会独自在窗前坐很久,目光落在胡同口那棵老槐树上。树叶绿了又黄,就像人的来来往往。 选择安静地老去,何尝不是一种勇气。在这个什么都要争先的时代,她偏偏选择了退后。不是退缩,而是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她说人这一生,年轻时要活得像条河,奔流不息;年老时就该活成口井,深邃沉静。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