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个大家不愿意承认的事实,那就是目前消费力最强的是东北人!我说这话很多人会质疑,怎么可能! 前阵子我去广西钦州的三娘湾玩,中午在海边的小吃街转,看到一个东北大叔带着老伴儿,在一家卖烤鱿鱼的摊位前,直接要了十串大鱿鱼,还加了两份炒粉和两杯果汁,付账时掏出手机扫了码,连问价格都没多问。摊主笑着跟我说,这条街每到秋冬季节,一半以上的客人都是东北来的退休老人,他们买东西很少讲价,想吃啥就买啥,有时候还会给旁边的小孩递一串,特别大方。 后来我跟旁边开小超市的老板聊天,他说每年10月到次年3月,他的营业额能比平时高四成,主要就是东北老人来这边过冬带来的生意。这些老人退休金大多在三千到五千之间,儿女都在老家有稳定工作,不用他们操心,所以花钱没压力。每天早上他们会来买牛奶面包,下午逛完公园买水果,晚上还会买些零食坐在海边聊天,都是日常的小额消费,但架不住人多、持续时间长。 有人可能会反驳,南方的年轻人一个月花一万也不少啊,但年轻人的钱要还房贷、交房租、养孩子,真正能自由支配的其实不多,而且很多消费是网购,钱流到外地商家手里。但东北退休老人不一样,他们的钱几乎全花在当地的小商户身上:买菜找菜市场的菜农,理发去社区的小理发店,按摩找街边的盲人按摩店,这些钱直接进了当地普通人的口袋,带动的是最基层的经济循环。 比如那个卖烤鱿鱼的摊主,赚了钱就会去买新的烤架和鱿鱼串,烤架店的老板就会去进新的钢材,钢材店的老板又会雇人送货,这一串下来,钱就像滚雪球一样,带动了好几个行业的生意。这就是经济学里说的乘数效应,看似小额的消费,最后能撬动好几倍的经济增长。 其实很多人对东北人的消费力有偏见,总觉得东北经济不好,但退休群体的消费力是被低估的。他们不是所谓的“有钱人”,但胜在稳定、无负担、愿意消费,而且他们选择的都是那些需要经济活力的中小城市,这些地方刚好缺这种持续的现金流注入。下次你去南方的海滨小城,不妨观察一下,那些在街边悠闲逛着、爽快付钱的老人,说不定就是当地经济里最实在的“活力来源”呢
说个大家不愿意承认的事实,那就是目前消费力最强的是东北人!我说这话很多人会质疑,
博厚百灵
2025-11-28 09:28:54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