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这下连睡觉都要被AI卷了! AI睡眠教练上线,监测打鼾定价保险,2025年11月28日 你还在数羊?人家AI已经开始数你打鼾次数,顺便决定你买保险贵不贵了!平安健康最新推出的“AI睡眠管家”直接杀疯——戴个轻量传感器,AI就能分析你整夜呼吸、心率、体动,生成“睡眠质量分”,更狠的是,这分数正悄悄接入健康险定价模型! 听着是不是 déjà vu?当年车险搞“驾驶行为定价”,开得猛的多交钱;现在轮到人了,“睡得差的多缴费”!某保险公司内部文件流出:长期睡眠低于6小时、呼吸紊乱频繁的用户,重疾险费率最高上浮20%。这不是科幻,是2025年正在发生的“健康大数据杀熟”。 支持的人说:这叫“精准定价”,睡得好=身体好=风险低,本来就不该和熬夜党交一样保费。可反对声更大:我加班、带娃、焦虑失眠,是我的错吗?凭什么AI数了两晚呼噜,就给我贴上“高风险”标签?更怕的是,这数据万一泄露,HR看了说:“这人老失眠,别升职了。” 这背后,是AI+健康数据的“双刃剑”效应。技术本身没错,AI确实能提前发现睡眠呼吸暂停,救回不少人命。但一旦和商业利益挂钩,保护就变成了压迫。 最讽刺的是,我们一边花钱买“助眠灯”“睡眠仪”,一边又被AI盯着“你为啥睡不着”——系统不问公司加班文化,不问房价压力,只冷冷地说:**“用户睡眠风险指数超标,请自费改善。”** 记住: 当AI开始评判你“活得够不够健康”, 那它就不再是工具,而是——裁判。 AI伦理 睡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