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难也要活下去! 河南郑州,一男子生意失败,负债400万元,妻子凌晨4点,带1

松林中静思的隐士 2025-11-28 12:21:18

再难也要活下去! 河南郑州,一男子生意失败,负债400万元,妻子凌晨4点,带1岁幼儿寒风中出摊,丈夫每天送外卖到凌晨2点,业绩同城第一。 这对夫妻里的男人叫老杨,之前在建材市场做板材批发——2022年那阵工地回款一拖再拖,他垫着家底补货款,最后仓库压着半屋子货没人要,银行贷款、朋友借款堆在一起,才成了400万的窟窿。 刷到这对夫妻的故事,我心里堵得慌,又忍不住佩服!400万啊,对普通家庭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换谁遇到这事儿,可能都得崩溃,要么躲起来不敢见人,要么夫妻互相埋怨,闹得家破人亡。可老杨两口子,没选逃避,硬生生扛了下来。 你想想,郑州的冬天有多冷?凌晨4点,天还是黑漆漆的,温度能降到零下好几度,风跟刀子似的刮在脸上,钻骨头缝里的凉。老杨的妻子,怀里抱着才1岁的孩子,裹得严严实实的,推着小推车出摊。孩子可能还没睡醒,在怀里哼哼唧唧,她一边要整理摊位上的东西,一边还要轻轻拍着孩子安抚。手冻得通红,搓一搓、哈口气,接着干活,连口热乎水都顾不上喝。她卖的大概是早餐,油条、豆浆、包子之类的,都是现做现卖,为了多赚几块钱,能让丈夫少跑几单外卖。 老杨更不用说了,每天送外卖送到凌晨2点,业绩还能做到同城第一!这背后得付出多少?别人送外卖,可能到晚上10点就收工了,他要多跑4个小时,跑遍城市的大街小巷。凌晨的马路上,行人稀少,路灯照着他孤单的身影,饿了就啃几口提前买好的面包,渴了就喝几口凉水。遇到电梯不好等的小区,他爬楼梯也要准时送到,就为了那几块钱的配送费,还有不被差评的小心翼翼。他知道,每多送一单,就离还清债务近一步,就能让妻子和孩子少受点罪。 我特意去查了下,2022年前后,建材行业确实不好过。很多工地因为资金问题停工,回款周期拉长,做批发的商家很容易被压款。老杨那时候,肯定也是抱着想多赚点钱的心思,才敢垫家底补货款,没想到最后栽了跟头。他不是没本事,也不是没拼过,只是遇到了大环境的难处,运气差了点。 最难能可贵的是,夫妻两个人没有互相指责。没有妻子骂丈夫“当初让你别瞎投资,你非不听”,也没有丈夫抱怨妻子“帮不上忙”。他们心里都清楚,现在不是埋怨的时候,只有一起努力,才能把日子过下去。老杨送外卖回来,不管多晚、多累,都会先去看看熟睡的孩子,然后帮妻子收拾摊位,给她捏捏肩膀。妻子知道丈夫辛苦,每天都会提前给他留一碗热粥,等他回来能喝上一口暖身子。 前几天看到有人评论说,“这400万什么时候才能还完啊?说不定一辈子都翻不了身。”这话听着扎心,但我不这么认为。老杨两口子这么能吃苦、这么有担当,只要坚持下去,总有出头的一天。老杨送外卖能做到同城第一,说明他做事踏实、肯拼,这样的人,不管做什么都不会差。等以后时机成熟了,他说不定能靠着自己的经验,重新做起生意,就算不能,凭着送外卖、出摊的收入,慢慢攒,慢慢还,总有还清的那天。 我想起我们小区门口,之前也有一对夫妻,开了家小面馆,后来因为疫情,生意惨淡,亏了不少钱,还欠了外债。他们没有关门大吉,而是改成了24小时营业,丈夫负责煮面、收拾桌子,妻子负责收银、买菜,两个人轮流休息。最难的时候,他们一天只睡3、4个小时,可从来没在脸上看到过抱怨。现在,疫情过去了,他们的面馆生意越来越火,不仅还清了外债,还雇了两个员工。每次去吃面,都能看到他们夫妻俩笑着招呼客人,那种发自内心的踏实,让人看着就舒服。 其实,生活就是这样,不会一直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坎儿。有的人遇到坎儿就垮了,有的人却能越挫越勇。老杨两口子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再难的日子,只要不放弃、肯吃苦,夫妻同心,就一定能熬过去。钱没了可以再赚,信誉没了、家庭散了,就真的什么都没了。 现在很多人,稍微遇到一点挫折就躺平,抱怨命运不公,抱怨社会现实,可他们从来没想过,自己有没有拼尽全力。老杨两口子,上有老要养,下有小要顾,还背着400万的债务,他们都没有放弃,我们这些没那么大压力的人,又有什么理由逃避呢? 这对夫妻的故事,之所以能打动那么多人,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不容易,更是因为他们身上那种不向命运低头的韧劲,那种夫妻同心、共渡难关的真情。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太多人追求物质享受,忽略了感情的珍贵,太多夫妻能同甘,却不能共苦。老杨两口子的做法,给我们所有人上了一课。 日子是过出来的,苦日子总会过去的。只要我们心怀希望,脚踏实地,肯付出、肯坚持,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希望老杨两口子能早日还清债务,让孩子能在温暖的家里长大,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想起这对郑州夫妻,想起他们那句“再难也要活下去”。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
松林中静思的隐士

松林中静思的隐士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