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回中国可真要杀鸡给猴看了。中国实在忍无可忍,终于要杀鸡给猴看了,谁是这只鸡?不是美国,不是日本,不是德国丶法国丶英国丶澳大利亚和菲律宾,而是荷兰。 最近大家都在说中国这次是 “杀鸡给猴看”,这只 “鸡” 不是那些常被提起的大国,偏偏是荷兰,这事得从一家叫安世半导体的公司说起。安世本来是荷兰本土企业,后来被中国的闻泰科技收购了,成了中资控股的公司,在全球汽车芯片领域特别重要,一年能生产 1000 亿颗芯片,其中 70% 的最后加工环节都在中国东莞的工厂完成,全球 1.4 万名员工靠着这家公司吃饭。 2025 年 9 月底,荷兰政府突然出手,用冷战时期就有的《货物供应法》冻结了安世半导体的资产,还把中国籍的 CEO 给停职了,换成了外籍董事来管公司。 他们说这是为了 “国家经济安全”,怕中国母公司把生产转移走,影响欧洲的就业和供应链。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背后有美国的影子,早在当年 6 月,美国就警告荷兰,要是安世还由中国高管管着,可能就不让它用美国的技术和产品了。 这种用国内法律强行接管跨国公司的事,连中美贸易摩擦最激烈的时候都没发生过,美国没直接接管中国在美企业,中国也从没这么对过美企,荷兰这步走得确实出格。 中国这次是真的没忍,荷兰 9 月 30 日冻结资产,10 月 4 日中国商务部就发了公告,禁止安世在中国东莞的工厂和相关分包商出口特定芯片组件。 别小看这招,安世的芯片是汽车上的关键零件,从车载传感器到动力控制系统都得用,全球 30% 以上的汽车品牌都靠它供货。中国一管制,全球供应链立马卡住了,欧洲车企最先受不了,大众集团汉堡厂说高尔夫车型的生产线可能要停,宝马、沃尔沃这些牌子也跟着慌了,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直接发警报,说芯片库存只够撑几周,找替代供应商得好几个月。 荷兰那边还嘴硬,安世半导体官网发声明,说没法保证中国工厂芯片的质量,劝客户别买东莞厂的产品。可他们忘了,东莞厂承担着全球 70% 的封装业务,等于自己断自己的路。 这一来,荷兰的经济也受了影响,阿姆斯特丹交易所里,飞利浦、ASML 这些大公司的股价一路下滑,累计损失超过 120 亿欧元。荷兰经济大臣后来主动给中国商务部长打电话想谈,但不提归还公司控制权的事儿,中国直接回绝了,说必须纠正错误,没有商量的余地。 更关键的是,荷兰这事不是孤立的,欧盟紧接着在 10 月底宣布对俄制裁,把四家中国油企也加进了名单,明着是针对俄罗斯石油,其实是想给中国施压。 可中国手里还有别的牌,就在这期间,中国收紧了稀土出口管制,新加了 5 种中重稀土进管制名单。 稀土这东西是制造光刻机、半导体设备的关键材料,荷兰的 ASML 公司每年从中国赚不少钱,2024 年在华营收就有 794 亿多元,占全球营收的 36%,稀土一管制,他们的供应链也得受影响。 大家可能会问,为啥不是找美国、日本这些国家,偏偏是荷兰?因为荷兰这次的做法太典型了,它本来是全球化的受益者,靠着 ASML 这些企业在全球产业链里占着重要位置,却主动跟着美国搞逆全球化,还用这么极端的手段接管中资企业。 中国的回应就是要让大家看清,这种把商业问题政治化、随便拿 “国家安全” 当借口的行为,一定会付出代价。 欧盟里其实也有分歧,匈牙利、希腊这些国家就主张和中国合作,只有法国、德国在喊着要反制,但根本形成不了统一意见,最后只能是雷声大雨点小。 现在的情况很清楚,荷兰想讨好美国,又离不开中国市场和中国制造,结果把自己架在了火上。中国的反制不是瞎胡闹,每一步都打在关键处,既维护了自己企业的权益,也给其他想跟着美国搞小动作的国家提了个醒:别以为中国好欺负,触及底线就一定会反击。布鲁塞尔有个智库的主任都说,中方这是在警告,谁要是把商业问题政治化,就得面临系统反制。 说到底,全球产业链早就连在一起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荷兰用冷战的老办法处理现在的商业问题,本身就是错的。 中国这次的回应,就是要让所有国家都明白,做生意得讲规矩,不能搞霸权那一套,不然这只 “鸡” 的下场,就是其他人的前车之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