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宣布了   10月29日消息,朝鲜导弹总局28日在西部海域试射了海对地战略巡

墨韵兰亭 2025-10-30 17:59:16

朝鲜宣布了   10月29日消息,朝鲜导弹总局28日在西部海域试射了海对地战略巡航导弹,是舰上垂直发射的改进型,多枚导弹飞了7800多秒,最后精准摧毁了目标。   朝鲜导弹总局说了,这次试的是改进过的海对地战略巡航导弹,单说飞行时间就有7800多秒,换成咱们好懂的,就是整整飞了2小时10分钟,这可不是瞎飞着玩的。巡航导弹速度一般在0.7到0.9马赫,按这速度算下来,它的射程能到1500公里左右。   1500公里是啥概念呢?从朝鲜西部海域出发,整个韩国都能被罩住,首尔到发射点的直线距离才400多公里,导弹飞过去也就半小时。日本就更不用说了,九州岛、本州岛西部全在射程里,连美军驻日本的横须贺基地、岩国基地也跑不掉。   更重要的是,东北亚这块地方挤着好几个有大军事力量的国家,这么个射程刚好能把这地区的热点地方都圈进威慑范围里,战略上的分量一下子就显出来了。   比射程更让人关注的,是这次用的“舰上垂直发射”技术。以前军舰发射导弹,得先把船头转到对着目标的方向,就跟弓箭手得瞄准了再射箭似的,这一耽误时间,特容易被对方发现。   现在垂直发射就不一样了,导弹直接从甲板上竖起来点火,军舰不用调整姿势就能往任何方向打,反应速度至少快了好几倍。而且垂直发射的装置能藏在甲板底下,雷达扫过去也很难找着,隐蔽性比以前好太多,对手想提前预警都不容易。   这技术可不是随便拼拼凑凑就能弄出来的。全世界能把舰载垂直发射巡航导弹玩明白的国家没几个,美国的“战斧”导弹用了几十年才弄成熟,韩国的“玄武-3”也是这几年才搞定。   朝鲜这次试的改进型导弹,单看发射方式就能看出技术有突破,要知道2023年朝鲜试的“箭矢-2”巡航导弹,还是从陆地上发射的,现在能挪到军舰上搞垂直发射,说明他们解决了不少难题,比如海上军舰晃来晃去,导弹发射怎么保持稳定;导弹点火时姿势怎么控制;还有导弹弹体怎么抗海水腐蚀,这些都是真真正正的硬技术。   更厉害的是导弹的准头。朝鲜官方明明白白说“精准摧毁了目标”,这背后靠的是一整套制导系统。巡航导弹跟弹道导弹不一样,后者是靠抛物线砸向目标,巡航导弹得在低空贴着海面飞,还得躲开障碍物和对方的拦截系统,全靠惯性制导、地形匹配制导和末端雷达制导一起配合才行。能在1500公里外精准打中目标,说明这套系统的误差可能已经控制在几十米以内,对付机场跑道、指挥中心这种点式目标,那是完全够用了。   这次试射一搞完,美国、日本、韩国立马就紧张起来了。美国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赶紧出来说话,说这“凸显了朝鲜军事项目的威胁”,其实说白了,就是他们自己在亚太的军事基地觉得有压力了。   韩国更着急,因为韩美现在的反导系统主要针对弹道导弹,对这种低空飞的巡航导弹基本没辙,有韩国媒体就担心,这导弹能直接把韩国的“萨德”反导阵地打掉。日本内阁官房长官也跟着说“不安”,毕竟九州岛离朝鲜太近,导弹飞过去也就几十分钟的事儿。   不过咱们得客观看,朝鲜这么干不是突然来的。早在2023年,他们就反复试射“箭矢-2”巡航导弹,那回甚至飞了10208秒,射程突破了2000公里。这次把陆基导弹改成军舰上垂直发射,明显是在完善自己的“海基战略威慑”体系。要知道,海基的军事力量能移动部署,比陆地上的导弹更难被盯上,这就相当于给自家的战略防御加了个“移动盾牌”。   有意思的是,这次试射还赶在了敏感时候。最近美韩一直在搞联合军演,美国还刚批准给韩国卖2.58亿美元的精确制导弹药。朝鲜选在这时候亮出家伙,说白了就是用实际行动表明态度:你们的军事动作我盯着呢,我反击的能力也随时在线。这种“你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你”的逻辑,在东北亚局势里其实挺常见的。   当然,咱们也得看到,朝鲜的巡航导弹技术跟中美俄比还有差距,比如发动机能用多久、隐身效果这些可能还得改进,但这次试射已经足够说明他们进步得挺快。更关键的是,这导弹没违反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算是“合法的自卫能力建设”,这也是为啥国际社会虽然担心,但没多少真要制裁的声音。   中国外交部的说法就很实在,呼吁“相关方面保持克制,相向而行”。毕竟东北亚这地方,动一下就可能影响全局,真要是闹得剑拔弩张,对谁都没好处。朝鲜亮实力是为了自保,美日韩更该琢磨怎么通过对话降温,而不是一个劲搞军事威慑。说到底,地区的和平稳定,从来不是靠导弹能打多远决定的,而是靠大家坐下来好好谈的诚意。

0 阅读:0
墨韵兰亭

墨韵兰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