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个专家说了句人话。 “老百姓都没收入了,还在刺激消费!” 就这一句,我差点站起来鼓掌。真的,太对了。 我们不是不爱花钱,谁不想吃顿好的,换个新手机,旅个游? 但你敢吗? 兜里揣着几万块,看着挺多。 一想到孩子明年上大学,十几二十万的学费生活费。 一想到爸妈年纪大了,万一住个院,一年几十万可能就没了。 这点钱,算个屁啊。 它不是钱,它是我们对抗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 现在天天喊“刺激消费”,发点券,给点补贴。 感觉就像什么呢? 就像你渴得快冒烟了,他递给你一块小饼干,跟你说:“别客气,快吃,吃了就有劲儿了。” 这不扯淡吗? 我缺的是那一块饼干吗?我缺的是水啊!是一口能让我喘过气、能让我活下去的水! 我们的“水”是什么? 是稳定的工作,是每个月能按时到账的工资,是心里不慌的底气。 是孩子上学、家人看病、自己养老,这些事儿国家能给你托住底,天塌不下来。 安全感,这才是最牛逼的“消费券”。 你给我安全感,我敢花十年后的钱。 你不给我安全感,我攥着明天的钱都不敢花。 别再研究那些花里胡哨的“刺激”法子了。 真的,听听老百姓的心跳声吧。 那里面不是消费的欲望,是生存的焦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