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甲彭措(乐永通)要带已长大成人的长女维玛回家乡去。那一年,维玛已经26岁了,平日里老听父亲念叨老家芦山,但她完全不能想像芦山在哪个地方,是什么样。村里知道了“甲彭措”要回家探亲的消息,纯朴热情的村民都为他高兴,大家集体研究决定,由村委会出面,让他带上30张羊羔皮、30斤羊毛和一斤当地特产药材贝母。 彭措(乐永通)十分高兴。令他更感高兴的是,此次回家,彭措确认了解放以后,自己老家的具体地址,那是芦山县的胜农公社逸安大队(升隆公社永安大队程家坝)。 更为幸运的是,彭措(乐永通)还找到了自己长征时期所在部队的游击队连长,这位连长也认出了,彭措正是自己的部下、当年的一个小班长。 战友相见,自是激动万分,千言万语,无法诉说征途离别后的思念,千杯万盏,难以表达历尽艰辛后的感慨。 这一次从家乡回来后,彭措觉得完成了人生一桩大事,也放下了久久萦绕于怀的一桩心事。他长年身体不好,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赶在自己还能行动之前,带女儿回老家,寻根问源,认祖归亲。从老家回来后不久,1975,彭措即因病去世,时年57岁。 2011年,毛尔盖地区的克藏村,一位叫仁青卓玛的藏民在收拾家里的老旧物品时,翻出了一块写着汉字的木板,仁青卓玛认识汉字不多便没有在意,随手就把木板仍在了一边。 过了好久,有人无意之间发现了这块木板,也大致认出了木板上的字。“ 老庚:我们在你的田里面割了一仟斤青稞吃。这块木板是我们向你购买青稞的借据,你们可以拿着这个木板,到任何红军队伍或者苏维埃政府去兑换等值的银子或者东西。你一定要保存好这块木板。前敌总指挥部。麦田第七号。”
1971年,甲彭措(乐永通)要带已长大成人的长女维玛回家乡去。那一年,维玛已经2
洞斌2000
2023-07-16 21:00:28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