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胆释放攻击性:拥有敢于做“坏人”的勇气
隔热额心理
2024-04-03 19:30:08
·
某天深夜,朋友S打来电话,一接通便听到她带着哭腔说道:“我真的好想逃离现在的公司”,等对面情绪稳定下来后,我听完了她最近的遭遇
·
S刚入职这家新公司,于是像多数人一样,为了给大家留下好印象,不论什么事都表现得积极主动,面对同事工作上的请求也来者不拒
·
一开始,大家纷纷夸她聪明能干,她内心极有成就感。久而久之,S手上的事情越来越多,甚至在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上,连续一周加班到凌晨,工作状态大受影响
·
她不是没想过拒绝,每每却又碍于面子把不满忍下去。于是,在这种忍让下,更多人开始无情、随意的使用她
·
我相信,S的故事并非个例。大多数人在一段关系里,总会下意识地去排斥做一个坏人。即便真实的自己并没有多么的善解人意,但仍会在外人面前树立一个正面形象
·
于是,随着人设的建立,愈发不敢在关系中表达出愤怒和坏的一面,尽心竭力维护好的一面,甚至逐渐变成一个滥好人
·
明明最匮乏的自己,却通过给别人东西而获得一种感觉——我很有力量,我很好,我很丰盛。这恰恰显示了内心的羸弱和虚无
·
所以,我想告诉你:如果太过追求好人形象,太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便很容易在压抑攻击性的过程中失去生命力
·
以往提到,攻击性就是生命力。攻击性并非行为上的破坏,而是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敢于拒绝、敢于特立独行做自己、捍卫自己的权益
·
只有敢于在关系中当你尝试做一个“坏人”表达不满,内心才会越活越有力量感
·
比如:
🔸你被冒犯了,就要敢生气,拿出“你再进一步我就跟你翻脸/你会付出代价”的勇气
🔸你迎合朋友很累,就要拒绝她:““我有事忙,不跟你说了。”你不需要时刻理解别人
🔸你被陷害了,你就要揪着对方的黑点和过错,斤斤计较,心狠决绝
·
态度强硬、释放攻击性并不是要成为一个人渣或暴力分子,而是让自己能够在需要的时候保护自己,让别人知道你的底线,同时也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
·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说:真正的自由,就是能够有勇气被别人讨厌,不做讨好型人格,不妄加干涉他人的课题
·
🌈不妨做一个讨“坏”型人格,自由且自在!
0
阅读:0
我是单姐姐
好坏与否,要靠自己定义,不被别人定义。严厉的批评不等于坏,嗲嗲的赞美不等于好。一个在即将破碎的冰面上游戏的孩子,需要的不是赞美,而是呵斥。敢于站出来呵斥的,遵从的是自己的价值观,而非别人的定义。有时候,表面的恶,其实是最大的善
我在未来等你。
倒打一耙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