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一个女乞丐求见县委书记,却被门口卫兵拦了下来,这时,女乞丐拿出了一个

福星徠说事 2024-07-09 18:12:43

1949年,一个女乞丐求见县委书记,却被门口卫兵拦了下来,这时,女乞丐拿出了一个包裹:“这里面有16两黄金,帮我交给县委书记!”   涂正坤,一个出身贫苦的裁缝,在生活的磨砺中逐渐醒悟。他敏锐地观察着社会的种种不公,感受着劳苦大众的疾苦。这些切身的体验,犹如一粒粒火种,点燃了他内心深处对革命的渴望。   1925年,命运的转折点悄然而至。一位名叫罗纳川的中共党员,慧眼识珠,看出了涂正坤的革命潜质。在罗纳川的引导下,涂正坤下定决心,义无反顾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作为一名勇敢机智的革命者,涂正坤曾冒着生命危险,潜入敌军大本营,准确获取了北洋军的重要情报,为北伐军攻克平江立下了汗马功劳。   凭借出色的表现和群众的信任,涂正坤的职务节节攀升,先后担任嘉义区农民协会副会长、中共平江县第四区区委书记兼暴动队大队长等重要职务。   然而,革命之路并非坦途,而是布满了荆棘和坎坷。1927年,革命遭遇了严重挫折。国民党反动派撕毁了与共产党的合作协议,发动了大规模的清党行动,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革命的火种,在白色恐怖中濒临熄灭。   但在黑暗中,总有一些人选择点亮光明。涂正坤和他的同志罗纳川,响应号召,在平江县献钟村举行了武装暴动。   在这场惨烈的斗争中,涂正坤遭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精神创伤。他的父母因支持革命而惨遭杀害,妻子朱引梅也在一次战斗中失踪,生死未卜。   面对家破人亡的悲惨境遇,涂正坤没有被击垮,反而把满腔悲愤化作了革命的动力,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投入到斗争中去,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革命赞歌。   到1934年红军长征前夕,他已经担任湘赣鄂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成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当红军主力长征时,涂正坤奉命留在湘鄂赣根据地,继续领导游击战争,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战争,是残酷的。在一次突围战斗中,涂正坤不幸被俘,惨遭杀害。   然而,就在弥留之际,这位坚定的共产党员仍在牵挂党的事业。他拿出全部家当,两块共16两重的金条,托付给妻子朱引梅,嘱咐她一定要替自己保管好,将其中一块12两重的金条交给组织,作为党的活动经费,另一块4两重的金条,则作为自己的党费。   面对丈夫的牺牲和重托,朱引梅没有被悲伤压垮,而是化悲痛为力量,扛起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朱引梅,为了保护孩子和完成丈夫的遗愿,带着仅9个月大的儿子隐姓埋名,躲入深山老林。   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母子俩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朱引梅靠乞讨度日,以野果充饥,以树叶遮体,但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她从未动过分毫党的金条。   朱引梅以自己的坚强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诠释了什么是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什么是坚贞不渝的爱情。   1949年,解放的曙光终于照进了平江大地。朱引梅带着金条,不顾一身破旧的衣衫和饥饿的身躯,踏上了寻找组织的道路。   当她辗转来到平江县委时,门口的卫兵将她拦了下来。朱引梅急切地拿出了那个饱经风霜的包裹,颤抖着说道:“这里面有16两黄金,请帮我交给县委书记!”卫兵被朱引梅的举动震惊,立即向县委汇报了这一情况。   在会面中,朱引梅向齐寿良娓娓道来了她十年来的艰难岁月。她讲述了那两块金条的来历,那是她丈夫涂正坤在弥留之际托付给她的革命遗产。   朱引梅的话,犹如一部感人至深的革命历史长卷,在齐寿良的心中激荡起阵阵涟漪。他代表党组织,以崇敬的心情接过那两块金条,并向朱引梅表达了由衷的感激和敬佩之情。   县委对她的经历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和核实,确认了她的身份和事迹的真实性。在了解到朱引梅曾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后,县委决定追认她的党籍,以表彰她对党和革命事业的忠诚。   同时,县委还为朱引梅安排了合适的工作,让这位饱经风霜的母亲和她的孩子能够从此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   朱引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兑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展现了一位革命烈士遗孀的崇高品格。她的事迹,如一面鲜红的旗帜,激励着后人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继续前行   让我们铭记朱引梅,铭记那段艰难而辉煌的革命岁月。他们的事迹,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理想而奋斗,为信仰而献身。 参考资料: 红网《朱引梅,一面照见灵魂的明镜》 涂允恒《涂正坤:艰苦卓绝洒热血 感天动地忠烈心》 彭拜网《烈士遗孀朱引梅:背着黄金乞讨10年,金子般的忠诚》

0 阅读:1415
福星徠说事

福星徠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