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河南一位98岁的拾荒老人,因为1.8万元救命钱被偷,亲自到派出所

炎黄小刺史 2024-11-14 18:37:43

2014年6月,河南一位98岁的拾荒老人,因为1.8万元救命钱被偷,亲自到派出所报案,结果却暴露了他隐藏了76年的身份,惊动了当地政府。 这位老人名叫齐修体,他的妻子任秀英被查出胃癌晚期,心急如焚的他为了凑足医疗费用,不知节衣缩食了多少年,每天清晨和傍晚,都在村里和镇上捡垃圾补贴家用,攒下的每一分钱都是老两口未来的救命钱。   然而,这一生的积蓄却意外被偷,1.8万元对很多人来说或许只是普通的存款,但对齐修体来说,这是他全部的希望和依靠。 带着愧疚和无奈,齐修体最终选择去派出所报案,希望能找回这笔救命钱。得知他埋藏的抗日经历后,民警和媒体深感震撼,随即将他的故事报道了出去。   他生于1922年,经历了抗日战争的残酷洗礼。为了让自己妻子有钱看病,老人不得不带着满心的愧疚和自责,走进了派出所,揭开了自己尘封多年的身份。   齐修体16岁参军,正值日军侵入河南的艰难时刻。国土沦丧、百姓流离失所,齐修体和无数年轻人一样,立下誓言,决心用自己的力量保卫家园。   当时的齐修体在国民党195师服役,经历了多次血战,数次九死一生,与战友们在河南各地顽强阻击日军进犯。战场上的齐修体意志坚定,身经百战,手臂、腿部留下了数不清的伤痕。然而,1941年的一次战斗中,他不幸被日军重伤,只能退伍回到家乡。   退伍后,齐修体回到河南滑县,成了一位普通的农民。从未向村民提过自己的抗战经历,也从不把自己当成什么英雄。在他的心中,为国家出力杀敌是理所应当的事,他觉得无须宣扬。   为何选择隐姓埋名?齐修体坦言,尽管他为抗日而战,但他所效力的是国民党部队。内战爆发后,他始终不理解为何要中国人打中国人,干脆选择离开军队,回到故乡过起农耕生活。   虽然村里人偶尔会提起他的事迹,但他总是三言两语带过。几十年过去了,身边的朋友、乡亲陆续去世,村子里逐渐没人知道他的过往,齐修体也默默成了一个被遗忘的“英雄”。   对于自己为国效力的历史,他有些自豪,却也有一种内疚。他总觉得自己和村里那些参加解放战争的战友们不一样,带着一丝负疚感,隐去了自己曾经辉煌的抗战岁月。   齐修体老人的一生过得极其朴素,因为战争时期留下的伤病,他无法从事重体力活,一家人日子过得格外清苦。   社会上有许多好心人自发地捐款捐物,当地政府得知情况后,也为齐修体提供了医保和生活补助,还帮他申请到了低保。   然而,即使面对社会的关怀,齐修体始终坚持自力更生,他谢绝了不少社会捐助,继续捡垃圾养活自己。他一再表示,国家和社会对他已十分照顾,他不愿多接受帮助。   齐修体老人并不想过多提起过去的事,也不愿意因为自己而给别人增添负担。在他眼中,他只是个普通人。记者问他为什么不在抗战胜利后申请补助,他总是淡淡一笑:“当年打鬼子,是应该的。现在有好心人帮忙,不用再想过去的事了。”   齐修体老人继续着他简朴的生活,拾荒、种地,自给自足。看到社会上这么多人关心他,老人感激不已,嘴里常念叨“国家的恩情”。他无意享受特殊待遇,只想以自己的方式回馈社会。   齐修体的故事感染了无数人,大家才惊觉,原来身边竟然还有这样一位默默奉献的抗日英雄。他那种为国牺牲、不求回报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人。   网友们得知了老人的故事后评论:"其实仔细想想,像老爷子这样的'隐形英雄'可能还有很多。咱们平时多关心身边的老人,没准儿就能发现更多感人的故事呢。"   "说实话,我挺佩服老爷子能保守秘密76年。换我可能早就忍不住跟人吹嘘了,这种淡泊名利的品格真是难得。"   齐修体老人的事迹让我们反思,有多少抗战英雄同样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默默无闻地走过一生?这些曾为国家浴血奋战的老兵,值得我们铭记,也需要社会的关怀。   齐修体老人以自己的方式走完了人生。尽管世人称他为英雄,他依旧只是个普通的老人,继续拾荒度日。   (文中名称皆为化名) 信源:抗日战争纪念网——2014.6.30《河南抗战老兵齐修体》

0 阅读:355

评论列表

用户12xxx39

用户12xxx39

2
2024-11-14 22:58

老兵不死!抗日不息!

炎黄小刺史

炎黄小刺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