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发展的如此之快,为何没有新增的发达国家出现? 对于这一问题,从互联网舆论来看,尤其是某些经济学家,他们把所有的罪责都归结于目前世界的贸易冲突,或者是某些国家国有企业强于私有企业,不符合世界经济的主流,这就会产生大量的政策补贴,导致当今世界的贸易冲突频发。对于这类人我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毕竟人家的社会地位奇高。 但对于这一问题我更在意的是,某些不知所以的热情网友的认知,他们会想到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财富守恒定律,声称中国有14亿人口,如果每一个中国人都拥有了美国人的生活水平,这个地球是会崩溃的。对于这一问题我不止一次进行过详细的解读,不过由于我人微言轻,甚至还会受到某些人的谩骂,所以这一认知在我国经济学家的带领之下,一直没有得到正确的对待。 仔细去体会奥巴马的财富守恒定律,和我国经济学家所认为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这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越是如此,我们也越应该把这一问题搞清楚,而不是永远活在糊涂的状态当中。 就像我们这些主流的经济学家,在解读美国08年次贷危机的时候一样,他们声称是因为美国银行为了自己的业务达标,为没有资质的美国老百姓提供了房屋按揭贷款,最终才酿成如此大的祸端。仔细体会你会发现,对于美国08年次贷危机的责任,我国经济学家是这样划分的,由这些美国老百姓来承担70%,剩下的30%是美国银行。为什么这样划分?是因为这些没有资质的美国老百姓可以通过作弊的手段,来蒙骗银行。我作为一个普通人就看不下去。 这件事情的真实背景是,小布什政府不过反对发动了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主要反对方就是西方世界的欧洲。由于美国军队在伊拉克战争当中的胜利,让美国社会产生了孤立主义的倾向,再加上欧洲对于美国的态度,美国进入了靠自己的思考模式当中。那么拉动经济的过程当中,需要将有钱人手里的房子卖给穷人,才可以释放出足够的美元流动性,让美国社会进入投资发展的浪潮当中。这里产生的直接逻辑是,当美国的投资发展越来越火热,美国社会的就业机会也会越来越多,可支配的收入也会增多。 于是小布什政府认为,只要放松对银行系统的监管,让美国人先买到房子,就可以带动投资,美国人就可以增加收入。从逻辑上来讲没有任何问题,再从美国政府的社会责任角度来看,让每一个希望拥有自己住房的美国人都有房住,也是没有问题的。毕竟国家发展的最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要让所有人都拥有基本生活保障,有房住就是基本生活保障当中的唯一核心问题。 但可惜的是,美国资本并没有对此进行配合,为了自己的利润率,还在不遗余力地推动美国资本化。于是也就出现了美国房价疯狂上涨,其速率远超过美国社会的基本工资上涨的速率。同时,美国资本还因为利润率的问题,也可能是因为美国金融资本主义的发展逻辑,将美国大量产业外迁至国外,或者是直接采取对外采购的模式。导致美国社会出现了大量失业的情况,于是也就有了债务危机的爆发。注意美国08年的次贷危机并不是金融危机,而是地地道道的债务危机。 通过这件事情的解读,我们也就了解了,我国的经济学家在阐述客观事实的时候有所偏袒,既然这些经济学家的认知是有问题的,那么我国那些信仰奥巴马财富守恒理论的人,同样也是有问题的。 其实论证奥巴马财富守恒理论错误的方式很简单,通过人类古代社会与现代社会的财富对比,人们就会清晰的发现,人类可以通过劳动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可以凭空创造财富的。否则恐龙时代是不是也应该过上现在这样子的生活呢? 有人就要问了,既然奥巴马的财富守恒定理是错误的,是不是说明经济学家所认为的产业结构和贸易冲突,导致没有新增的发达国家出现,是正确的呢?这也是完全错误的逻辑。从联合国定义发达国家标准,我们也可以清晰的发现,联合国也是存在错误认知的,因为他们所制定的标准是以美元计价的,而且只能是以美元计价。 于是我们也就得到了标准答案。是因为美国不愿意再做全世界的金融水龙头,也就是美国人拒绝美元外流,才会导致没有新增的发达国家出现。这里的逻辑也很简单,联合国的标准是美元标准,如果海外的美元严重不足,是不可能有国家达成这一标准的。 换个思路再进行思考,如果一个国家并不依靠美元,就可以实现和美国人同等的生活水平。是不是也应该算作是发达国家呢?如果按照联合国的标准是不可能算的,但是从人们所承受的生存痛苦来看,美国反倒是像一个欠发达国家,这从中美对账当中就可以看得很清楚,所以没必要质疑。 那么结论也就清晰了,是美国人不愿意花美元,尤其是不愿意向全世界花美元,所以才会导致这个世界上没有新增的发达国家出现。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韩国不能在讨论范畴之内,因为他不配。不管从哪个角度上来说,都是美国人不愿意承担世界责任。 所以互联网上某些人的结论是严重错误的。将罪责归结于非美国国家更是错上加错。而西方这个世界所制定的经济游戏规则,也是有升有降的。强行保护现有发达国家的地位,这就是可耻的人为操作。发达国家的神话应该破灭。
世界发展的如此之快,为何没有新增的发达国家出现? 对于这一问题,从互联网舆论来看
依柔谈国际
2025-02-05 12:26:18
0
阅读:2